手机用户携号转网试点启动 移动通信竞争加剧
11月22日零时起,中国正式在天津、海南两地启动移动用户携号转网试点。今后,两地移动用户在不更换现有移动电话号码的前提下,便可转而使用另一家电信运营商的网络服务。
专家分析认为,此举在中国移动通信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随着号码的“所有权”从运营商转移到用户手中,中国的号段交易开始进入“市场经济时代”,移动通信行业将迎来更充分、更全面的竞争。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启动天津、海南移动用户号码网间携带实验的通知》,天津、海南本地网号码携带实验于22日零时面向移动用户正式开放。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管理局副局长刘杰介绍,此次携号转网试验时间为6个月,号码携带的范围限定在同一个本地网内的移动电话号码,即天津(海南)移动网用户只能携带号码转移至天津(海南)本地其他运营商。同时,号码携带的用户在携入运营商内可享受电话业务、点对点短消息业务、点对点多媒体消息业务以及携入运营商提供的其他增值服务。试验结束后,移动网间号码携带业务在天津和海南两地将继续实施,两地用户可继续使用该项业务。
工信部此次在天津、海南实施了不同的携带方案。天津为“双向转网”,即天津电信、天津移动或天津联通移动网用户可携号转至天津本地其他运营商网络。海南为“单向转网”,即海南移动用户可携号转到海南电信或者海南联通网内,海南电信和海南联通之间暂不相互携转。出于支持TD技术发展的考虑,试验期间,天津移动和海南移动157和188号段(TD专用号段)的用户暂不参与号码携带业务。
记者在天津市南京路一家中国联通营业厅看到,这里设置了携号转网业务专柜,不少用户前来咨询、办理转网业务。联通服务员李亚男说,这项业务办理非常方便,用户也不需要交纳费用。用户只需携个人有效证件、原手机号码到携入运营商提出转网申请,待审核通过后即可转网成功。另外,用户也可通过网络和热线电话申请转网。
长期以来,由于中国三大运营商互筑藩篱,使中国的手机用户要想更换移动运营商,只能割舍使用多年的手机号码。一些不愿舍弃原号码的用户,只能新购置手机和号码。因此,很多人不得不同时携带两只手机。
天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曹达仲说,携号转网确实给用户带来了方便。这项业务在中国开展也不存在技术难题。目前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开展该业务。“中国之所以现在才启动该业务,一个重要原因是涉及利益分配问题”。他说。
据介绍,实施携号转网后,运营商将难以再通过对号码的控制和影响来捆绑用户,用户在与运营商的交易过程中,将拥有新的市场地位,因为携号转网的本质是号码的所有权发生了转变。
刘杰表示,工信部将密切关注运营商服务状况,并根据测试进程,适时向全国推出这项业务。
慧聪邓白氏电信咨询总监饶品同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随着携号转网在中国全面实施,意味着号段的交易由“计划经济时代”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在这一过程当中,由于用户具有终生携带号码的可能性,号码的“所有权”也就由运营商的手里转移到了用户的手里。
他分析,在号段交易的“计划经济时代”,号段和号码的发放由三大运营商掌控,运营商可以通过对“号段”和“号码”的掌控来赚取很多价值,这些价值包括号码的估价和炒作、号码供给的控制以及依靠优势号段来实现隐形捆绑等。
而在号段的“市场经济时代”,具有号码产权的用户,将真正在市场中选择产品和服务较好,同时资费水平又较低的运营商。
“携号转网对我们运营商来说,确实是一个重大挑战,”中国联通天津分公司副总经理巩颖说:“用户如对我们的服务不满意,就可以随时转网至其他运营商,这促使我们不断提供更好的服务,移动通信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截至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内地移动电话用户累计达到8.3亿户,其中中国移动用户占有率高达68.7%。
据饶品同分析,目前三大运营商在城区的网络质量差距并不大,客户服务水平也十分相近,而中移动依靠规模优势隐形捆绑的高端用户最多。携号转网后这一个用户群的稳定对中国移动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对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来说又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