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IPTV >

浅谈IPTV的优势和发展方向

来源:人民邮电报 作者:张雪松 曹华平 刘莹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1-14 15:19 
核心提示:目前,IPTV系统技术已陆续开始被世界各大电信运营商大规模采用和部署。在国外,美国的VERIZON、SBC和QUEST电话公司,加拿大的贝尔加拿大公司、MANITOBA电话公司和SASKTEL电话公司,欧洲的法国电信、意大利电信、SWI SSCOM和TELEFONICA等都已开展了IP电视的商

目前,IPTV系统技术已陆续开始被世界各大电信运营商大规模采用和部署。在国外,美国的VERIZON、SBC和QUEST电话公司,加拿大的贝尔加拿大公司、MANITOBA电话公司和SASKTEL电话公司,欧洲的法国电信、意大利电信、SWI SSCOM和TELEFONICA等都已开展了IP电视的商业和技术试验或商业运营。法国电信、MANITOBA电话公司和SASKTEL电话公司已分别有了10万、2万和1.75万IP电视用户。在国内,中国电信在广东和上海、中国网通在北京和东北分别开展了基于宽带ADSL接入网络的IPTV运营试验。

IPTV(Internet Protocol TV OR Interactive Personal TV)也叫交互式网络电视,是利用宽带网的基础设施,以家用电视机或计算机作为主要终端设备,集互联网、多媒体、通信等多种技术于一体,通过互联网络协议(IP)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数字媒体服务的崭新技术。IPTV能用来提供将视音频流媒体节目,如IP电视节目,从节目中心(firstmile)播出,并通过骨干网、城域网和宽带接入网(lastmile)传输,直到被用户接收之端到端的完整技术解决方案。

IPTV的特点和优势

近年来,IPTV被国内外普遍认为是“三网融合”过程中最有价值的“杀手级”业务。与非交互型的数字电视相比,IPTV因具有IP网的对称交互优势,具有十分灵活的交互特性和优势,这主要体现在:

首先,IPTV能够提供多种形式的内容服务。数字电视依赖广播电视网向用户提供电视节目,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点播节目制作公司预先提供的电视节目,实现个性化收看。而对于IPTV来说,电视节目只是它其中的一小部分内容。目前电信部门可以提供如下三类IPTV业务:电视类业务、通信类业务以及各种增值业务。电视类业务有广播电视、点播电视、个人视频录制等;通信类业务主要有基于IP的语音业务、即时通信服务、电子邮件、电视短信等;增值业务主要包括电视购物、互动广告、网络游戏、电子理财、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

其次,IPTV真正实现了互动。数字电视优于模拟电视,在于它弥补了电视线性传播的劣势,使受众在收看电视节目时能根据自己的个人喜好进行选择,部分地实现了互动。数字电视对于模拟电视的许多技术革新,只是信号形式的改变,而没有触及媒体内容的传播方式。虽然数字电视通过设置一定的菜单供用户挑选,可以实现用户简单的互动,但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多种交互式服务。IPTV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在于,它的数据传输和接收完全依靠IP网络,通过采用广播、组播、单播等多种发布方式,可以非常灵活地实现电子菜单、节目预约、实时快进、快退、计费管理、节目编排等多种功能,这使得IPTV不仅能实现受众观看节目的个性化需求,而且受众也可以参与到电视节目中来,与电视台一起完成节目。

最后,IPTV解决了传输的灵活性问题。数字电视应用电路交换的形式,通过一个固定的通道,把视频内容传过去,还属于原有的广电传输模式。而IPTV是在传输的过程中把视频内容按IP协议封装成数据包来传,如此一来就可以根据用户不同的需要,动态适应不同的需求,灵活解决网络传输的问题。如果用户的频带宽,就可以压缩率低一些、传的包多一些,质量就会好一点;如果不要求节目有太高的清晰度,那可以压缩率高一些、包少一些,画面质量稍微差一些。

IPTV面临的主要问题

然而,IPTV最致命的弱点就是网络带宽不足所引发的传输内容质量难以很好保障的问题。IPTV在节目图像画面的质量上明显要逊色于数字电视,同时,在节目传输的连续性上,IPTV也存在着不足。一般在局域网内部,用户都是采用点对点的点播方式。当很多用户同时在线点播时,网络就会形成堵塞,大大地影响了观众收看IPTV的质量。和IPTV恰恰相反,数字电视的最大卖点是高清的图像质量。因是数字化存储、传输,用户接收端看到的图像质量与拍摄制作的图像质量一致,清晰度可达到DVD的水平。但数字电视图像质量上的优势并不能掩盖其在内容资源上的匮乏。节目源的匮乏和偏高的重复率,使得数字电视难以和IPTV一较高下,对消费者没有足够的诱惑力。

其次是“最后一公里”的接入问题。广电网是由有线、无线、卫星等综合组成的,以有线电视网络为主。有线电视网络是除电信外,唯一拥有用户接入的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因传输视频图像的要求,传输媒质可承载的带宽本来就比电信网要大很多。因此,网络干线到用户接入这“最后一公里”成了制约数字电视发展的“瓶颈”。尽管目前利用电话线改造的ADSL能稍微提高其速度,但还远未达到可以完全解决的地步。

最后是内容的匮乏和商业用户的不足。数字电视在摄像、处理、发射、传输、接收、显示等方面都已基本达到数字化处理,技术要相对成熟。而IPTV业务最能够吸引客户的地方在于内容,但内容的匮乏一直是困扰IPTV的一个棘手问题。此外从商业用户角度来看,IPTV的潜在用户是宽带用户,中国宽带用户目前只有3000多万,与3.6亿的电视用户和1亿多的有线电视用户相比,数量相差巨大。

IPTV发展方向的思考

IPTV在中国应该会有着美好的前景。因为我国现有2200多万宽带用户、8700多万网民,在PC上也能享受到异彩纷呈的电视节目;通过IPTV,中国4亿电视用户、9亿电视观众,在“IP机顶盒+电视机”上将告别单一被动的节目接受方式,走向集互联网内容、网络游戏、电视节目为一体的更为丰富多彩的互动数字娱乐生活。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IPTV是带有数个原有传统行业交叉性质的新产业,包括运营商、设备制造商、内容提供商等各环节,对于IPTV这种新生的事物来说,建立一条完善的产业链至关重要。这条产业链包括:运营商层面、设备制造商层面和内容提供商层面三部分。

运营商层面,IPTV的网络可以依附于电信宽带网络,也可以依附于广电有线电视网络,但电信网络相对占有优势。因为电信运营商可以提供大量的带宽,在宽带市场商业推广方面也拥有更多的经验,如发展ADSL用户和运作“互联星空”平台等。广电部门却拥有包括至关重要的运营牌照在内的政策资源。

设备制造商层面,许多著名的国内和国外通信设备制造商都对IPTV倾注了极大的热情。

内容提供商层面,面对诱人的产业利润前景,几乎主要的传统媒体都将目光投向了IPTV领域,各大新闻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互联网ISP纷纷表现出了加入IPTV内容提供商队伍的兴趣。

下一步,要拓宽和发展IPTV业务的主要工作方向是:

首先,建立一个以IPTV为平台的互动娱乐品牌。在IPTV业务做得较好的运营商中,无论是香港地区的电讯盈科(now宽频电视)还是美国的RTC(NexTV)都建立了一个IPTV的业务品牌来开展业务。互动娱乐是一个巨大的产业,而IPTV是众多互动娱乐业务的承载平台,让用户在娱乐中有品牌归属感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形成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客户细分和节目内容细分策略。高质量的节目内容是IPTV业务的竞争核心,在节目内容上超过竞争对手,并且有效地细分客户群、开发不同的付费频道来提高业务的黏性是运营商要解决的问题。比如RTC,对偶尔在家看电视的用户也开发了相应的服务内容,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再次,要进一步突破网络瓶颈、加速网络宽带化。IPTV在网上传输的主要内容是流媒体,相当一部分带宽在2M以上,有的甚至多达6M左右,这对接入带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目前部分开通的IPTV试点中,大部分运营商采用MPEG4技术,是在小于800k的传输带宽的计算机和IPTV机顶盒上实现的,较高的压缩率是以牺牲清晰度为代价的,因此其画面质量大多不能令用户满意。如何对现有宽带网络进行升级,为广大用户提供高速接入的宽带网络环境,对于推动IPTV业务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最后,要与上下游共同创造一个共赢的运营模式。由设备供应商(机顶盒设备商和平台供应商)、节目内容提供商、运营商和最终用户组成的IPTV产业,需要一个共同增值盈利的结构。其中运营商和节目内容提供商的关系是IPTV成败的关键,没有节目提供商高质量的节目内容,用户不会转移到运营商的网络上进行消费。因此,运营商通过共赢的利益关系对自身的电信业务和电视节目进行有效捆绑是非常必要的。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相关新闻>>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