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IPTV >

四川广播电视台与四川电信签署IPTV新媒体合作协议

来源:飞象网 作者:李静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1-12 17:49 
核心提示:四川广播电视台与四川电信日前在蓉正式签署新媒体(IPTV)业务合作协议。四川广电和四川电信正式开始业务合作,标志着四川最具影响力、辐射力的传播媒体和最具渗透力、竞争力的电信企业在国家三网融合大趋势下开始走向深度融合,可迅速推动四川地区新媒体(IP

四川广播电视台与四川电信日前在蓉正式签署新媒体(IPTV)业务合作协议。四川广电和四川电信正式开始业务合作,标志着四川最具影响力、辐射力的传播媒体和最具渗透力、竞争力的电信企业在国家三网融合大趋势下开始走向深度融合,可迅速推动四川地区新媒体(IPTV)业务发展,促进四川地区文化产业(电影、电视、音乐、游戏、动漫及其他服务业)和相关产业(软件、终端、家电、通信及其他信息产业)的发展和变革,实现产业链多赢的良性循环,使四川的文化企业、工业及信息业走向全国,拉动四川地区经济增长,为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四川跨越式发展,使四川早日实现从大省到强省的转变打下坚实基础。出息签约仪式的有四川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陈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总经理杨国光等多位领导。

  
中国电信四川分公司总经理杨国光与四川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陈华签署协议


四川广播电视台与四川电信签署IPTV新媒体合作协议


据悉,在四川电信的协助下,四川广播电视台筹建的四川IPTV集成播控分平台已于9月25日实现与中国网络电视台IPTV总平台的贯通对接,并逐步完成多方业务平台的贯通对接,这对本次四川广电和四川电信的业务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次协议的签署不仅符合中央领导对四川广播电视台“向网络进军,向新媒体内容产业进军”的精神要求,也是落实四川省委宣传部“加强与电信运营商的深度合作,把自己打造成为高端内容提供商”具体指示所做出的实施步骤。


本着在IPTV等新媒体内容建设、覆盖传播、市场运营等方面互为支撑、目标一致的利益诉求,在四川广电和四川电信既有合作项目的垂范下,双方若能迅速组建起高效务实的项目合作执行团队,建立起面向市场、科学而效率化的工作流程、运营机制和利益协调机制,扎实工作,努力不懈,就一定能够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推动广电和电信事业产业快速发展,有效提升各自品牌的公信力、影响力,为繁荣巴蜀文化、丰富和满足大众精神生活,做出广电和电信应有的贡献。


附录:三网融合及IPTV大事记:


1997年,第一次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三网融合。

 

2006年3月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积极推进三网融合。


2008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鼓励数字电视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提出,加快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


2009年2月,国务院审议通过《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再一次提出推进三网融合。


2009年5月国务院《关于2009年深化体制改革意见》明确提出落实国家相关规定,实现广电和电信企业双向进入,推动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


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与互联网的融合,提出了三网融合阶段性目标和五大重点工作及三网融合的总体方案。


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


2010年6月6日,三网融合试点方案通过。

四川情况:


2008年10月,省委宣传部黄新初部长要求传统媒体要加强与电信运营商的深度合作,把自己打造成为高端的内容提供商,同月,省台与四川电信启动以“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主题的合作对话,并进行了长期的,全方位的合作交流和沟通。


2010年8月,双方启动三网融合试点项目(绵阳)的相关对接工作,并同步启动合作沟通。


2010年9月,由省政府主持召开了四川省三网融合高峰论坛,来自工信部、广电总局、中国工程院、央视、文广、华数,省内和国内通信及广电行业的领导、专家300与人齐聚一堂,共商三网融合发展大计。


2010年11月,四川广播电视台与四川电信正式签署新媒体(IPTV)业务合作协议。


四川广播电视台与四川电信新媒体(IPTV)业务合作协议的签署,可迅速推动四川地区新媒体(IPTV)业务发展,促进四川地区文化产业(电影、电视、音乐、游戏、动漫及其他服务业)和相关产业(软件、终端、家电、通信及其他信息产业)的发展和变革,实现产业链多赢的良性循环,使四川的文化企业、工业及信息业走向全国,拉动四川地区经济增长,为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四川跨越式发展,使四川早日实现从大省到强省的转变打下坚实基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