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3D技术 >

3D电视,电视行业的鸡肋?

来源:广告大观 作者:漆婷婷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05-30 09:55 
核心提示:从本质上来看,3D电视只是为观众增加了一种视觉上的冲击力,只是电视内部的一项功能而已,充其量就是利用电视显示技术上的进步而产生的一种概念而已。随着“三网融合”的脚步越来越近,电视作为一种媒体应用平台的角色才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3D作为大荧幕上的最吸引观众目光的名词。2012年,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泰坦尼克号》以3D的方式回归大银幕,让3D成为2012年度最火的技术关键词。眼下,这股风潮从大银幕上“烧”到了电视这块“小银幕”上,难道观众坐在家中就能享受到3D节目的梦想已经快要变为现实了吗?别忘了一句话: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何为3D电视?在这里,记者并不想堆砌技术方面的专有名词,说白了,3D电视就是以输出立体影像画面的电视。从今年元旦开始,我国首个3D试验频道正式开播。让相关业内人士认为,2012年将是3D电视将迎来井喷式发展,并日益成为未来电视市场发展的主流。

坐在家里享受立体逼真的影像画面的愿望很美好,但却忽视了3D电视背后发展所面临的困境:3D节目内容制作的匮乏;传输通道上的不完全覆盖;运营模式的不确定性。因此,3D电视行业的发展并非如电视制造厂商想象中那般美好。

高昂的观看代价。首先,从观众的角度来说,目前在我国,要看上3D电视,必须具备三个条件:3D电视机,高清机顶盒和3D眼镜,三者缺一不可。在现有的电视消费市场中,3D电视的售价并不便宜,基本上都要在一、两万元左右。尽管像创维、康佳、海信和LG这样的电视业巨头在去年纷纷推出3D电视,在全国范围内发起3D电视普及之风,但是消费者似乎并不是特别买账。根据奥维咨询最近发布的彩电零售报告显示,2011年春节彩电零售319万台,其中LED液晶电视占了半壁市场,销售渗透率达到48%,而3D电视的零售量份额只有2.2%。看3D电视另一项必备设备——高清机顶盒也是一项不小的花费。现在市面上的高清机顶盒的售价一般在1000-3000元不等。目前全国各地有限电视运营商配发给用户大多是标清机顶盒,这也就意味着即使用户有3D电视机,也不能够观看3D电视频道。同时,尽管裸眼3D的技术已经被开发,但是并没有运用在3D电视的配置中。观看时必须要戴上3D眼镜的观看要求也不符合观众的收看习惯。这些都成为3D电视发展的绊脚石。

概念大于实质的技术。再次,从生产3D电视的厂商来看,从大多数电视厂商推广3D电视的手段和方式来看,概念大于实质。3D电视这样一个高科技产品更多的只是流为厂商的概念炒作,并没有在市场上得到实质性的普及。在售卖3D电视的过程中,生产厂商只是卖给消费者一个概念型的技术产品,对于它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并没有与之相配套的保证。3D电视在一定程度上沦为电视厂商用来吸引消费者目光的噱头。从本质上来看,3D电视只是为观众增加了一种视觉上的冲击力,只是电视内部的一项功能而已,充其量就是利用电视显示技术上的进步而产生的一种概念而已。随着“三网融合”的脚步越来越近,电视作为一种媒体应用平台的角色才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内容与技术的断裂。第三,从3D电视上游的内容产业来看,3D的节目内容十分匮乏。尽管今年我国第一家3D电视频道在中央电视台进行试播,但是从频道播出的内容来看,内容较少,以重复播出相同的节目内容为主。从10:30-24:00这13.5个小时的播出时间里,实际上是4.5个小时节目的三次重复播出。3D节目的内容生产成为3D电视产业商业化运作最困难的一部分。它不仅需要厂商的技术支持,还需要来自电视台的节目内容支持。而高昂的3D电视节目制作费用不是每一家电视台都能承受的起得。推出一个3D的电视频道,需要从技术、人员、设备和内容制作等方方面面的支持,况且我国的电视媒体才刚刚摸索出产业化经营的道路,开设3D频道对他们来说,更像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算解决了内容制作上的匮乏,3D频道的输出也是一个问题。目前我国的电视节目传输主要通过2D的传输通道,如果3D的电视节目通过2D的通道输出,那么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3D节目的画质。

许多人将2012年成为3D元年,但仔细观察3D电视的萌芽过程,也许我们可以更多的把它形容成一种政府行为。3D频道的开播是广电总局秉承十七大文化发展大繁荣的精神,促进文化发展的一种举措。电视厂商借力于此来进行3D概念的热炒。纵观我国3D电视产业的发展,不能不说这是一块被“催熟”的田地,各项技术发展上的不成熟,上下游产业链之间的断裂使3D这个技术型名字最终也许只是成为一段时间内的网络热词,就像苹果专卖店里的所展示的概念产品一般,终究是一种在云端的技术,无法普及大众。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