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3G >

加快技术创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2)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作者:李辉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03-12 13:33 
核心提示: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传统产业升级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基础推动力。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直接受惠于相关政策,将开创新一轮行业景气周期。针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中的移动互联

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传统产业升级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基础推动力。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直接受惠于相关政策,将开创新一轮行业景气周期。针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中的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宽带网络等产业的发展,全国政协委员纷纷发表见解。

“信息技术是当前发展最快的技术领域之一,要抓住信息技术发展的重大机遇,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表示。王建宙说,首先,我国应该加快实施宽带战略,推动三网融合。在加强有线设施建设的同时,大力建设包括3G、TD-LTE、无线局域网在内的无线宽带网络,并通过统筹规划为无线宽带分配新的频率资源,“宽带不仅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也是促消费、惠民生的重要方面”。其次,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合理规划集中建设大型数据中心,通过云计算平台提供安全、可靠、可拓展的信息技术设施。第三,采取激励措施鼓励信息产品创新和创优秀品牌,逐渐摆脱我国信息电子企业“代工制造者”的身份标签。第四,积极推动物联网的应用,加快制定和完善物联网发展的总体规划和相关技术标准。

“希望国家加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出台相关政策给予支持,使移动互联网领域的硬件厂商、软件厂商、内容提供商、服务厂商等得到全面发展,这有利于自主创新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占领市场。”全国政协委员、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杨元庆表示。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人大财经委员会主任丁耀民表示,云计算是计算机科学和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产物,也是引领未来信息产业创新的关键战略性技术和手段,国外已经有了谷歌、亚马逊这样的互联网企业,中国必须发挥政府作为政策引导的基础性作用,从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具有独特商业模式的中国云计算产业体系。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宽带战略已经滞后。”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希望有关部门尽快出台国家宽带战略实施细则,明确政府和企业责任,落实投资来源和激励政策,推动实施宽带中国战略,使我国在宽带网络方面能够后来居上。

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

“新能源汽车是我国"十二五"加速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也是节能减排的重要实现路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一汽集团进出口公司总经理李维斗表示,电池、电机和电子控制技术是决定我国电动汽车自主发展取得成功的技术关键,是未来电动汽车产业竞争的优势所在。国家应该重点支持研究开发下一代新型动力电池,突破性能、使用寿命、成本及系统集成等制约动力电池规模应用和产业化的技术瓶颈,支持研究基于新型电机集成驱动的底盘动力学控制、整车控制系统等前沿技术,以及机电耦合、能量回收等混合动力方面的汽车关键技术,加快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进程。

欧阳明高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到2015年左右 达到同类车型总销量1%左右,将迎来第一波产业化高潮。

欧阳明高说:“到那时,纯电驱动的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有20万-25万辆,加上混合动力在内的各类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比率有望突破1%这个门槛,这个指标会给市场带来信心,刺激汽车厂商投入,此后就会进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成长期。”

欧阳明高认为,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正处于产业化发展的“前夜”,由研发向真正的产业化迈进的过渡期。“无论是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2013-2015年应该会有一些量产车型推出。2015-2020年期间,消费者会看到合适的车型出来,但要推广普及,达到各方面都完全到位的程度,要到2020年左右。”欧阳明高说,量产车型出来后还需要市场验证,而主流的商业模式也还需要完善。

从国际范围来看,发展以电驱动的新能源汽车是各国政府保障能源安全和转型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欧阳明高介绍,目前日本、美国等国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中在日本,包括混合驱动类型在内的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在市场占10%以上。

欧阳明高提醒汽车企业和消费者应客观认识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律,避免单纯追求量价。“新能源汽车带来的变革是全方位的,包括我们消费的观念,因为我们需要更环保的出行方式,但它本身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汽车企业和消费者都要有耐心”。

欧阳明高认为,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要争取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抓住翻身的机会,相关部门在政策、法规等方面要全力配合。品牌是先导,技术是核心或基础,法规是保障,要相互协调,最终形成合力。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