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终端 > 智能电视 >

智能电视普及尚需时日:仅27%最终连接互联网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侯雪莲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3-03-04 19:20 
核心提示:有专业人士指出,我国绝大多数智能电视产品还只是在仿照甚至照搬手机的智能化路径,简单移植智能手机中的Android系统,没有针对电视进行系统优化,陷入了两难的处境,内容与服务上拼不过个人电脑。

电视智能化是大势所趋,但真正深入生活尚需时日。

来自中国电子商会消费电子产品调查办公室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平板电视整体销量达到4200万台,其中智能电视销量达800万台,智能电视消费市场认知度高达96%。但同时,iSuppli 公司调研数据显示,2012年销售的所有电视机中,只有27.5%最终连接到互联网,而据中怡康估算,中国智能电视活跃度目前仅为15%左右,这也就表明我国拥有智能电视的消费者并没有真正体会到智能的乐趣,还停留在传统电视使用阶段。

电视追随手机智能化路径

评价智能电视的使用情况主要有两项指标:一是激活率,指智能电视接通网络的情况;二是活跃度,指应用程序的使用时间。在中怡康黑电研究总监彭显东看来,目前智能电视之所以激活率和活跃度低,是因为消费者觉得电视应用不丰富,体验不方便。

在智能化浪潮的推动下,彩电企业在操作系统及软件升级方面越走越远,正在追随着电脑、手机智能化的路径。

提起电脑、手机,大家首先会问的就是:“多少‘核’的?”在网络、人机交互、新型显示、云计算、芯片等新技术刺激下,彩电业也在2012年进入泛IT化时代。2013年伊始,康佳抢先进行六核(双核CPU+四核GPU)升级。康佳的六核驱动不但利用双核CPU运算,作为显示卡的“大脑”,四核GPU也使得画面更清晰,色彩还原更逼真,搭载的Android 4.2系统也是首次应用于智能电视上。

1月初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的CES展上,TCL携全球最大的110英寸4K×2K四倍全高清3D电视、全球最薄的LED电视、触控板ICECREEN等诸多创新产品亮相,并在全球第二家推出了基于Google TV 3.0的超智能电视MoVo一体机和机顶盒产品。

有专业人士指出,我国绝大多数智能电视产品还只是在仿照甚至照搬手机的智能化路径,简单移植智能手机中的Android系统,没有针对电视进行系统优化,陷入了两难的处境,内容与服务上拼不过个人电脑,操作便利上拼不过智能手机。这是需要国内彩电企业注意的问题。

画质比拼仍是硬道理

2013年1月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的CES展上,中日韩彩电品牌占据了主会场。大尺寸、4K、OLED成为彩电未来技术发展的关键词。

CES展上,包括三星、LG、索尼、夏普、TCL、海信在内许多彩电品牌都推出了号称世界最大的101英寸电视产品。尺寸的无限大是彩电企业追逐的永恒的方向。

4K是指分辨率相当于全高清约4倍的影像,配备4K分辨率面板的电视机就是4K电视(在美国也被称为“Ultra HD”电视),4K技术有望提高电视的本质魅力——画质。

技术方向上,日本彩电企业继续坚持以画质为本的日本传统路线,典型代表是夏普和索尼。他们强调显示的色彩、清晰度、视频处理技术和音频技术,这是电视曾经最核心的品质,夏普和索尼在60英寸以上的电视上强调4K甚至8K,屏幕的像素感进一步降低,甚至接近印刷品的精细感觉。CES展上,夏普推出了世界首台8K分辨率的电视产品。

以三星、LG为代表的韩国企业则主攻代表着下一代显示技术的OLED。在OLED面板的开发方面,韩国彩电企业在技术专利、产品开发、上游产业资源都要明显超过日本彩电企业。CES展会上,LG、三星都推出了曲面OLED电视屏幕。LG方面表示,今年3月将实现OLED彩电的量产和销售。

而与此相对,中国电视企业也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彩电企业中年度销售量超过1500万台的只有三家:三星、LG和TCL。有关专家表示,在世界彩电格局向中国偏移的同时,国内彩电业全新的“雁阵格局”也正在形成。国内彩电企业已经成为影响全球彩电格局的一支重要力量。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