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终端 > 消费类电子产品 >

华为诉三星为炒作?肤浅!(3)

来源:磐石之心 作者:磐石之心 责任编辑:方向 发表时间:2016-06-03 11:42 
核心提示:华为每年投入至少10%用于研发,45%的员工约7.9万人是研发人员,而且都待遇丰厚。2015年,华为研发投入596亿元人民币(91.8亿美元),增长46.1%,占2015年销售收入的15.1%。过去十年,华为研发投入累计超过2400亿元

华为每年投入至少10%用于研发,45%的员工约7.9万人是研发人员,而且都待遇丰厚。2015年,华为研发投入596亿元人民币(91.8亿美元),增长46.1%,占2015年销售收入的15.1%。过去十年,华为研发投入累计超过2400亿元人民币(约380亿美元)。

在向专利所有者支付专利费,耗资596亿元做研发的同时,华为2015年的营收高达3950亿元(608亿美元),同比增长37%,净利润3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华为拿下了制造业最高的增长率,甚至超过了最赚钱的腾讯公司的增长率。

再来看同为跨国公司的联想集团财报。2016年5月26日,联想公布2015/2016年度第四季度财报,该公司在截至3月底的财年净亏损1.28亿美元,与上财年盈利8.29亿美元相比由盈转亏,无论是PC业务还是手机业务均全面下滑。

联想一直通过收购IBM PC业务、摩托罗拉手机业务、System X等获取相关技术专利授权以及国际化品牌、渠道等。联想自身在研发投入上非常吝啬,这也导致企业缺乏创新能力、走向高端市场获取利润能力、品牌“护城河”。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称, 根据2006-2015财年财报显示,联想历年的研发支出中,仅2015财年的研发收入占比达到2.6%,其余年份均低于1.9%。过去10年,联想累计投入研发成本44.05亿美元,尚不及华为去年一年的研发支出。2014年,华为投入研发的费用高达66亿美元,联想10年的投入仅为华为一年的三分之二。

在一份《苹果、三星、华为专利数与经济回归的分析》中将三家科技公司2006-2012年间专利数、研发投入、净利润对比,得出专利申请数量与利润之间的关系。

数据证明,苹果公司的经济产出主要受专利数影响,而专利数又主要来自于大量的研发投入,它的销售收入与专利数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所以是研发投入推动了苹果公司不断发展壮大。而不是依靠大量的广告费用的投入获取知名度,增加收益。

对于韩国三星公司而言,三星企业的净利润与研发投入和国内专利之间的影响不大,我们可以推断三星可能是依靠大量的广告费用投入,获取经济收益。

对于中国华为而言,它的销售收入与专利数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随着申请专利数的增加,产品年销售收入也随之增加,说明专利保护促进华为公司的经济增长,同时也说明公司对知识产权的投入取得了相应的经济回报。所以,研发投入是华为企业创新的保障,也是营收、利润增长的保障。

2014年,在互联网对传统企业巨大冲击之下,浮躁的大环境下,任正非曾反复向员工强调“在大机会时代,千万不要机会主义”,而且华为还在《人民日报》上刊登半版广告提醒员工:“华为坚持什么精神?就是真心向李小文学习。”

在2016年1月14日的华为市场部讲话中任正非又提出,在知识产权的核保护伞下,要加快170个国家的终端业务的布阵点,华为终端要敢于5年内超越1000亿美元的销售收入,要立足打造中高端品牌,通过中高端带动中低端的销售。(责任编辑:方向)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