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的巨屏诱惑:屏幕究竟多大才是极限?
上世纪90年代,我们可以对着1.5英寸颗粒感“饱满”的黑白手机屏玩一个下午,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伴随着手机屏幕的流行尺寸从1.5英寸提升到了3.5英寸,手机的娱乐体验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但3.5英寸就是最适合的标准吗?就连此前最坚持此项标准的苹果公司也被传准备在新一代iPhone上配置4英寸以上的大屏,而整个8月,三星、HTC、LG等厂商一再把手机屏幕“撑大”,从4英寸到5英寸再到10英寸,手机屏幕的极限一再被突破。
当两年前手机的屏幕突破4英寸时,有一部分人曾经质疑这么大尺寸的屏幕是否会影响到手机屏幕操作体验,毕竟单手无法握持还怎么操作呢?不过这样的质疑早随着大屏手机的热卖而烟消云散,所以当三星在去年主推5.3英寸屏幕的Galaxy Note时,更多的人只是对这款有些“跨界”的手机产品保持了观望的态度,但随后这款产品的迅速热销又再次证明了“屏幕越大越受欢迎”这一市场现象。而当上周Galaxy Note2在IFA展会上问世时,屏幕的尺寸也再次被拓展到了5.5英寸。
三星的竞争对手们显然不愿看到一款5英寸手机在这个市场独大的局面,比如另一家韩国手机厂商LG在今年早些时候也曾推出过5英寸的智能手机Optimus Vu,或许是考虑到大屏幕手机的视觉效果,LG在Optimus Vu的设计上还特地采取了传统的4:3比例屏幕,旨在能给用户带来更大的可视面积。而在这一份5英寸手机上市名单中,我们还看到了HTC的身影。据了解,HTC也将在今年9月推出一款5英寸屏幕的智能手机,并将其定位于高端商务市场,这款型号未明的大屏手机将配备高通四核处理器,其内置的GPU为Adreno 320,并加入对手写笔的支持。另一方面,在Windows Phone市场郁郁不得志的诺基亚,近日也透露出将在新开发的WP8系统手机上采用5英寸左右的屏幕,以此来抗衡三星的Galaxy Note。
或许有人问,既然手机屏幕越大越好,为何并不是所有的手机厂商都愿意将显示屏的尺寸扩大呢?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手机屏幕增大对于平台应用的影响巨大,以iPhone为例,如果苹果在下一代iPhone上一下子将屏幕扩大很多,这就势必会带动分辨率的改变,而分辨率的变化又会要求iOS系统的开发者重新设计适配新的屏幕尺寸的App应用,同时还得继续开发适配3.5英寸的软件,这对于App开发者来说将会是一项浩大艰巨的工程。
另一方面,伴随着屏幕的增大,也会对手机屏幕的分辨率提出更高的要求,此前也有几家国内厂商在市场上推出过5英寸以上的Android手机,但反响却平平,其一大原因就是消费者不希望自己的手机屏出现较大的颗粒感。因此这个市场的尝鲜者往往在显示屏上拥有领先的专利技术,比如三星拥有Super AMOLED屏幕技术,LG具有优势的IPS屏幕,而HTC也会在新的5英寸手机上配置1080P显示屏,其分辨率达到1794×1080的Full HD级别,显然,5英寸手机要想获得成功,光是屏幕大还不够,屏幕效果美才是关键所在。
如果你觉得5英寸的手机已经是大屏幕手机极限的话,那么你又错了!
事实上,目前市场上拥有10英寸屏幕的智能手机也已经问世,对于这类产品,或许我们应该换个角度来说,那其实是带有通讯功能的平板电脑。
在这个领域的尝鲜者又是韩国三星,8月21日,三星在北京发布了Galaxy Note系列全新产品Galaxy Note 10.1,和此前发布的7英寸平板电脑一样,这款10英寸的“大家伙”同样拥有Wi-Fi版以及3G版两种版本,后者更是完美整合了智能手机的各项功能,包括语音通话、信息发送及视频通话。在随后举行的上海首销会上,笔者也亲身体验了一下这款能打电话的平板电脑,你能够想象一个人拿着10英寸的平板电脑放在耳边打电话是什么样子吗?一个人双手拿着一个足以遮盖整个面部的“板子”并对其说话,那还真的是有点恐怖的事情。不过别着急,设计师显然也意识到屏幕尺寸对于手持使用者的限制Galaxy Note 10.1并没有内置听筒,用户可以通过无线蓝牙耳机,来完成电话拨打接听。
与拨打电话略有不便相比,三星更强调“平板手机”在商务学习以及多媒体应用方面所拥有的优势,中小学生可以通过GALAXY Note 10.1来完成作业,轻松勾画标准的几何图形和撰写公式;老师们则可以利用10英寸的大屏幕轻松准备课件甚至打造考题。Galaxy Note 10.1甚至可以实现多屏显示,用户在浏览网页、阅读电子课本、查看图片、观赏视频或运行其他应用程序的同时,可在另一半屏幕打开S Note、Polaris Office等图文处理工具……想必这些多媒体功能的体验提升,足以抵消打电话时的不方便了。
除了Galaxy Note 10.1之外,目前加入了通讯模块的平板电脑还有很多,比如华硕MEMO以及一些国产品牌。而在3G版的iPad上,用户也可以通过安装诸如PhoneitiPad这样的App实现网络通讯功能。未来这些“大块头”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用户的背包中,担当手机与平板电脑这双重角色。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