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终端 > 消费类电子产品 >

IT行业似乎慢慢转战消费类电子产品

来源:未知 作者:陶然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8-10-22 11:35 
核心提示:SHARP的主要客户是营运模式和DELL相似,却被DELL打得兵败如山倒的Gateway。去 年,Gateway分出一半资源作消费家电,而最近美国《商业周刊》和《财富》都报道了它的转型成功,“在去年惨淡的第四季度业绩中,它的电视却表现非常抢眼。”

曾经被认为垂垂老矣的家电厂商SHARP,最近令业界刮目相看,其一月份营收创下50年来历史纪录,达到17.5亿元,获利也超过1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210%,就其原因,是因为抓住了电浆电视全球成长的机会,结下海外代工订单。今年,电浆电视估计将占SHARP应收35%。SHARP的主要客户是营运模式和DELL相似,却被DELL打得兵败如山倒的Gateway。去
年,Gateway分出一半资源作消费家电,而最近美国《商业周刊》和《财富》都报道了它的转型成功,“在去年惨淡的第四季度业绩中,它的电视却表现非常抢眼。”

SHARP为了接下Gateway的生意,公司第一目标就是压缩成本,以重赏重罚的方式大幅削减材料成本、行政成本,唯一增加支出的就是研发。电浆电视和LCD电视大资本、大风险的经营特性,也吸引了一大批企业加入战局。目前,这股客厅革命,动力来自全球科技泡沫后,从企业客户市场转为个人用户市场的大转变。

到今年3月8日,美国网络股崩盘届满三年,全球高科技企业已经走到谷底,后PC时代的IT业,短期内因为企业客户减少,只好转向个人用户市场,这一次大家竞争的是家庭。

“数码革命已经改变了你的企业和办公室,现在要征服你家!”美国各大主要财经媒体都以大幅报道这个新家庭战场“客厅晋升为一级战区,是企业必争之地。”一月份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消费电子展(CES)和去年11月在同一地点举行的个人电脑Comdex大展比起来,人气强的多。

“以前,Comdex还是这种展览中的大哥大”,《纽约时报》称,但去年11月,Comdex大展的规模只剩下前年的一半。然而消费电子产品却大热卖。根据美国消费电子协会统计,去年美国消费电子产品销售额达到962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和前年相比增长3。7%。这种成长的势头之强大,连以往注重在专业市场的IT巨头,也急于加入。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就在展览里大力推销:“你家里会有各种尺寸的电视,和墙面一样大的是让很多人一起看的,和桌面一样大的是让你做功课的,和口袋一样大的是让你随时掌握即时需要的讯息,”他说:“我们会让各种尺寸的电视彼此能互相沟通。”今年初,微软推出可以接受新闻、天气、体育、股市、个人资讯的“手表”,预计今年年底西铁城等品牌厂商就会推出产品。

3C(Computer、Communication、Consumer)的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3C整合到最后,就会剩下一个C:消费者”,美林证券分析师指出,未来五到十年科技最大的趋势,便是“科技消费化”,所有产品往消费者靠拢。消费者需要什么?《纽约时报》分析:最终消费者需要一个家庭多媒体控制中心(Media Hub),来储存、整理影像、音乐与照片;需要接上宽带方便在家里各处随意使用,还需要可携式装备,资料带着走。这种观念并不算新,但是却在今年彻底落实,这和市场、技术的几个发展有关。

个人市场取代企业市场。从去年开始,各大研究机构陆续调低今年企业科技支出的预测。市场研究机构Forrester预测,今年全球科技支出将只有1.9%的增长,如果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因素,则几乎没有增长。祸福难料的战争、恐怖主义的阴影、SARS的意外传播,都导致景气始终未明,思科的CEO钱伯斯感叹说:“现在能见度越来越低,越来越没有办法预测未来。”眼看企业用户和一般PC的业绩下滑,但是另外一方面,消费者快速拥抱科技、数码娱乐,让IT消费领域魅力无穷。

关键技术程序成本降低。大厂突然加速进入消费电子市场,和系统景片的关键技术成熟、价格下跌,让开发消费电子产品低成本再度降低有关。系统单晶片(SOC),是消费电子产品关键核心技术,把多颗晶片组整合进一颗IC内,不但体积变小,也带动成本降低。今年2月份,竞争白热化的两大半导体厂商英特尔和德州仪器,在同一周宣布了手机用的SOC问世,代表不久后,现在流行的多媒体功能手机,将变得更小更便宜。新一轮SOC的应用,还包括用手表上网,圆珠笔当数码相机,这些都不再是电影中的专利,硅谷的IXI Mobile公司将在美国上市类似产品,只要30美元,人人都可以当007。根据Dataquest预测,2005年半导体产值中,SOC的产值将从目前的13%上升到21%,直接助长消费电子的蓬勃发展

宽带、无线上网环境成熟。这些也为数码网络家庭铺路,今年全球上网用户中,使用宽带的比例将首次突破10%,逼近一亿用户。无线技术的突破也是关键,在WLAN规格确立后,也逐渐走进家中。去年全球已有500万户家庭,摆脱电话线、电脑线的牵绊,轻松无线上网。

在新崛起的家庭战场里,商机不只是数码产品本身,更在于连接数码设备的媒体中枢。谁能够取得控制权,就如同PC时代的WINTEL联盟一样呼风唤雨,因此欧美、日本加上韩国,无不拼命争夺这个地位。

无线通讯平台,今年可能将决出胜负,德州仪器和英特尔已经开始短兵相接。微软也是主角之一。在微软西雅图总部,200多名工程师正在埋头打造Ehome,“实验室里有超大的荧屏,像墙一样的巨大音响,声音大的让人想叫警察。”,《商业周刊》如此描述。众所周知,微软以PC起家,对影音处理必须更下功夫。微软将在未来的windows XP中,附带media Center,它可以自行侦测、连接家里的数码设备,微软的策略是取得规格制定权,让所有数码设备都采用微软的平台,收取费用。

一向稳坐“消费电子王”的索尼也极力在这场将来的战争中稳固自己的地位。索尼CEO出井伸之是最早喊出“网络家庭”的领导人。凭借资讯、家电、游戏、影音产品线全部齐备的优势,索尼不但要掌控媒体平台,更想销售家庭里所有的数码设备,同时带动内容的需求。

微软和索尼已经数度交锋,《商业周刊》指出“索尼的产品大约领先一年”,微软推出freestyle,让PC具备电视、音响功能,但是索尼一年前就推出Vaio Mx媒体PC。微软推出平板大小的Mira,可以上网也是电视和电器遥控器,而索尼一年以前就有类似产品。不过谁也不敢说胜负已定。因为没有谁像微软这么有钱,手中握有360亿美元的现金。研发毫无后顾之忧,而索尼最近才转亏为盈。

同时还不能忽视另一股迅速崛起的力量—韩国三星,其近年来在国际舞台上毫不避讳说“竞争目标就是击败索尼”,其在目前格局中选择和微软合作,协助开发硬件产品。LCD电视、对开冰箱、空调、折叠式彩屏手机,短短几年,“Made In Korea”就在全球市场站稳脚跟。《商业周刊》在每年一度的“品牌价值”中说“三星充满Lifestyle的时尚感,品牌将持续攀升”。

在这种变化中,家电厂商重新成为市场主流,以往IT厂商认为家电厂商速度慢没有竞争力,但是今天他们不得不承认家电厂商在渠道上有优势,对消费者了解也深。明基的JOYbook,是要让消费者享乐用的,就比较适合放在家电的渠道。另外,IT厂商在产品设计上,仍然喜欢拼速度,拼规格,但是消费者选择消费电子,购买权在女性。因此产品的设计和广告、市场应考虑到女性因素。现在,国内的厂商需要思考两件事,首先要掌握新产业的关键零部件,才能掌握利润,其次是如何利用大陆市场,考虑市场设计。从而成为家庭战场中最重要的一环。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相关新闻>>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