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中国手机市场分析报告(简版)
2011年中国手机市场依然风起云涌,智能手机持续升温,各大品牌在新的竞争环境下纷纷调整品牌、产品战略,力争占据竞争制高点。在岁末年初新产品层出不穷的情况下,2011年1月中国手机市场品牌、产品关注格局较2010年12月发生了显著变化。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ZDC通过对手机市场数据的持续监测,推出2011年1月中国手机市场分析报告(简版)。
报告要点:
● 品牌关注格局:第一阵营品牌格局生变,摩托罗拉新机助力,用户关注度高涨,跻身前三甲。
● 产品关注格局:苹果iPhone 4节前用户关注度持续升温,同时缺货价涨,1月超越诺基亚N8,位居用户关注亚军;摩托罗拉四防手机ME525排名跃居第五位。
● 细分市场关注格局:智能手机大势所趋,用户关注度达到74.9%,GPS手机超越3G手机成为第二大最受用户关注的手机类型。
● 案例分析:魅族第二代智能新机上市,用户关注度创新高,高峰过去,新品魅族M9(8GB)用户关注度趋向平稳。
一、品牌关注格局分析
● 诺基亚、三星、摩托罗拉居前三甲
ZDC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1月,中国手机市场上,诺基亚、三星、摩托罗拉成为最受用户关注的前三甲品牌。其中诺基亚以37.2%的关注比例位居榜首。
与2010年12月相比,第一阵营品牌出现易主,摩托罗拉以10.0%的关注比例取代HTC跻身前三甲,摩托罗拉年底上市的里程碑2与三防手机ME525功不可没。
● 第二阵营品牌关注排名相对稳定
与第一阵营品牌竞争激烈态势不同的是,第二阵营各大品牌用户关注度及排名相对稳定。苹果以4.9%的关注比例领跑,LG、联想、黑莓三大品牌关注比例集中在2%-3%之间,与苹果存在明显差距。
● 第三阵营品牌竞争加剧,起伏不定
在智能手机市场升温的环境刺激下,第三阵营品牌竞争进一步加剧,诸多国产品牌借助“智能”东风,关注比例攀上新台阶。其中魅族表现最为显著,2011年1月魅族第二代智能手机M9正式发售,关注比例增长至1.9%,排名第十。
二、产品关注格局分析
● 诺基亚产品占据排行榜半壁江山,数量优势明显
从上榜的最受用户关注的十五大产品来看,诺基亚依然拥有绝对的产品数量优势,共八款上榜,占据半壁江山。其中诺基亚5230以2.3%的用户关注度高居榜首。
● 苹果iPhone 4(16GB)春节前关注比例上升快速
2011年1月,受过节影响,一定程度上象征身份和地位的苹果iPhone 4(16GB)产品关注比例上升快速,将连续多月稳居排行榜亚军的诺基亚Symbian^3系统旗舰机N8超越,位居亚军。
● 摩托罗拉四防手机表现出色,跃居第五位
自2010年12月28日摩托罗拉在北京举行了ME525的新品发布会后,这款以防护性能为最大亮点的首款Android系统四防手机就受到了用户的集中关注。1月,以1.9%的用户关注度跃居第五位。(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