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终端 > 其他 >

禁推微信公众号 阿里与腾讯之争?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黄锴 责任编辑:韩杰 发表时间:2014-11-27 09:32 
核心提示:11月26日,新浪微博CEO王高飞向媒体解释称,微博封号行动并非针对微信,不管二维码是否指向关注某微信公众号,二维码等垃圾营销都将被处理。刘新征目前已删除上述微博,新浪的两个官方微博也的确没有提及“微信”二字。

文章原标题为《微博禁推微信公众号: 阿里与腾讯之争?》

11月25日晚,新浪微博用户运营总监刘新征发布微博,提醒还在利用微博推广自己微信公众号的微博号小心。他表示,“明天中午12点前如果账号没有清除掉公众账号的推广(包括背景图、粉丝服务后台、微博正文引导等),将面临禁言和封号的可能。”

新浪的一些官方的帐号也对这个信息进行了转发。新浪微博“粉丝服务平台”发微博称,即日起针对通过该平台私信群发功能、自动回复、自定义菜单下发二维码图片和营销信息的账号,会进行集中处理。

11月26日,新浪微博CEO王高飞向媒体解释称,微博封号行动并非针对微信,不管二维码是否指向关注某微信公众号,二维码等垃圾营销都将被处理。刘新征目前已删除上述微博,新浪的两个官方微博也的确没有提及“微信”二字。

腾讯回应此事称,微信对新浪微博整治自身平台的举措表示欢迎。

不少评论人士认为,微博此举是针对微信前几天封杀快的打车红包分享的回击。快的打车方面表示,微信封杀违反了国家反垄断法规定,呼吁腾讯履行开放承诺。微信则解释称,快的打车涉及诱导分享。而这一系列举动,实质仍是阿里与腾讯之争。目前阿里是微博的第二大股东。

用户流失严重导致?

刘新征此前表示,微博禁推微信公众号的理由是,微信的公众帐号既违背了微博的基本价值观,同时又有可能伤害到微博的“护城河”。 不过之后,刘新征删除了这条微博,他表示,未成想大家把这件事和快的被封杀一事扯上了关系,他认为微博和微信在抢夺用户方面会有竞争,但是恶意营销是共同的敌人。

据了解,在今年4月,微博曾采取一些措施,禁止用户在微博上推广微信公众账号。刘新征当时在微博上称,“微信公众号是一个黑盒子,有违微博的价值观”。

“微博推出这个政策的本质,是因为用户的流失严重。”地幔广告首席战略官、牵牛科技总裁袁俊向记者表示。截至2014年9月30日,新浪微博月活跃用户数达到1.67亿。但实际上,“用户在移动端上接入微信的时间至少是微博的5倍以上”。一定程度上,微博成了用户的一个新闻订阅器。从这个角度看,为了让用户留在微博上的时间更长,微博眼下的这一防御举措合情合理。

在此基础上,不少企业或商户在微博上进行营销,并诱导用户通过扫二维码添加微信公众号。假使企业在微信上开店销售产品,那么微博相当于为企业开的微店进行了导流的工作。

“假使微信电商崛起,那么最终受伤害的是谁呢?其实是阿里。”袁俊称。不难理解,阿里的收入完全来自于商户,而阿里体系内的流量购买又十分昂贵。假使微商成了气候,商户纷纷逃离阿里,那势必会给阿里造成不小打击。

与之相应的是,在微信上开店的成本很低,但获取用户很难。袁俊指出,个人卖家开了微店后,一开始还能通过朋友圈的推广获得流量,但两个月后熟人圈子的资源就枯竭了。因此,通过微博获取流量就成了不错的选择。尽管微信也有了自己的广告平台,但目前其广告平台的建设还很不完善,“广告资源还是太少”。

在此次封杀事件之前,阿里系为了增强平台的黏性,从未停止为自己建立护城河。有业内人士称,2011年,阿里曾经将淘宝体系分拆为天猫、淘宝网和一淘网,一部分原因就是认为当时的新浪微博要做社会化电商。“试想一下,一个淘宝网的流量资源毕竟有限,分拆成三个网站后,等于把相应的广告位和流量资源乘以2.5到3倍。”现在,许多淘宝上的中小商户正通过微博来投放广告,相当于又缓解了一部分淘宝上广告资源不足的情况。

阿里腾讯封杀战升级

这场纷争也重新激发了微博与微信之间经久不衰的对抗论。

在袁俊看来,从用户需求上来说,微博和微信间并没有直接的竞争,因为前者是社交媒体,后者是社交工具。但从用户的习惯来看,两者就会面临直接的竞争。毕竟,用户的时间是有限的,当更多精力和关注放在微信上,其商业价值自然比微博大得多。

而除了微信之外,微博的对手还有很多。定位陌生人和地理位置社交的陌陌,定位兴趣与关注点的知乎、豆瓣,定位匿名社交的无秘,定位职场社交的领英和脉脉等,都在分流微博平台中不同的用户群。虽然微博也在不断丰富其产品形态,添加LBS、职场社交等功能,但往往缺乏令人眼前一亮的用户体验,也并不如垂直社交那么红火。

不仅如此,微博长期以来做的都是媒体平台,其传播方式中,名人大V掌握着信息流通的关节,普通的个人用户则长期默默无闻,找不到存在感。后者在微博上长期得不到激励和反馈,便慢慢地不再生产内容,而是变为一个倾听者。由此,微博也渐渐从一个社交媒体变成一个资讯平台,用户的活跃度不高。(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