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终端 > 其他 >

微信赶时髦 插足可穿戴争入口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刘方远 责任编辑:韩杰 发表时间:2014-07-02 09:58 
核心提示:虽然每个硬件厂商都有自己的APP,但是单个产品的用户基数相对更小,相对可以互动的朋友也更少,而且单一某个品牌的APP用户也不会每天去点开。造成的结果就是,应用打开率越来越低,慢慢的产品也被束之高阁。

文章原标题为《微信插足“可穿戴”:与苹果、谷歌争入口?》

以“连接一切”为目标的微信,这次把手伸向了可穿戴市场。

7月1日,iHealth、华为荣耀、乐心、咕咚四家厂商开始在京东等平台正式销售自己的微信版手环。在此之前,这些厂商与微信团队已经秘密接触谋划了近半年时间,现在终于推出首批产品。

所谓微信版手环,并不是由微信自己来出硬件。而是硬件厂商通过公众服务号的形式,用微信来同步、管理不同品牌手环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与微信的社交关系打通,提供给用户类似朋友圈分享、“运动排行榜”等等功能。

对于此次介入可穿戴设备的尝试,微信方面显得极为低调。腾讯方面表示:“微信一直以来都保持着开放的节奏,我们提供的是连接一切的能力,而硬件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据记者了解,此次公布的四家手环厂商只是初期尝试,微信还在计划和更多的可穿戴厂商合作,“我们提供的是一个连接硬件的接口,目前还在尝试和更多优秀厂商合作,希望带给用户更多,更好的体验。”

iHealth手环的母公司、九安医疗用户体验部主管郭阳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他们与微信的接触其实从今年初就开始了,微信对此非常谨慎,双方团队花了很长的时间去碰撞研究怎样才是微信切入的最佳方式。

以运动手环为代表的穿戴设备市场,已经被众多厂商盯上。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无数的手环、手表都在近一年之内集中涌现。从用户使用的角度,每个不同的设备都需要安装自己的APP,相互之间数据还无法打通,这带来了碎片化的困扰。

谁才能成为打通所有数据的平台?今年6月苹果、谷歌两大巨头都从系统层面入手,希望把这一市场“管理”起来,苹果发布了Healthkit,谷歌发布了Android Ware。而现在微信也从社交的角度切入,对于用户来说,哪种才是最好的方式?

当手环遇上微信

在今年1月的CES期间,众多可穿戴设备集中亮相。据郭阳回忆说,微信很可能是在那个时候关注到了iHealth,才开始后续的接洽。

据记者了解,微信团队对此一直非常谨慎,与各类手环厂商接触时也尽量保持低调,因为腾讯很怕被人解读为他们也要做硬件。

“最开始,其实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合作。”郭阳表示,微信方面对于合作方的最大要求就是,“什么都别动”。不改动原有产品的交互体验,不改动产品逻辑,不改动产品定义。双方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来想相互之间的结合点到底在哪里。

最终,找到的连接点就是,激活用户和健康数据之间的关系。事实上,除了远程诊疗等相对更偏专业的应用是刚需之外,平时触动用户去关注自己健康数据的需求其实并没有强烈。这其实也是Jawbone等各类手环火过一阵就被用户放到一边的原因。

虽然每个硬件厂商都有自己的APP,但是单个产品的用户基数相对更小,相对可以互动的朋友也更少,而且单一某个品牌的APP用户也不会每天去点开。造成的结果就是,应用打开率越来越低,慢慢的产品也被束之高阁。

由于微信天然的社交平台属性,这些硬件厂商们头痛问题也许就能迎刃而解。

郭阳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他认为微信版手环与之前的产品相比有两个最大的优势:第一,每天打开微信是用户的习惯,通过服务号的形式与用户互动比使用APP门槛更低。第二,社交属性可以引导很多互动,比如可以直接放到朋友圈,还可以依据朋友关系提供类似微信游戏一样的“运动排行榜”。

思路确定之后,其实产品开发的耗时并不长。据记者了解,微信对于接入的硬件厂商提了两点强制要求:第一是打通排行榜数据,因为单一品牌的用户量太小,只有打通不同手环之间的运动数据,才能让更多的用户参与进来产生互动。

第二个强制要求是添加维权中心。用户无论是使用iHealth、华为荣耀、乐心、咕咚哪家的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有任何不满意都可以直接反馈投诉。微信方面给出的理由是,不希望这些新加入的功能以任何形式强迫或者打扰用户。

经过两三个月的研发,满足上述要求的四款微信版手环7月1日正式发售。以华为荣耀手环为例,用户无需额外下载“荣耀手环”APP,仅需扫描包装内的微信二维码卡,关注微信公众账号“华为运动健康”,便可实现手环的运动统计、好友分享、运动排名、设置管理等功能。

其他三款产品也都类似,都是用户关注产品的公众号之后,绑定手环产品和用户的微信,并将后台数据打通。用户无论在那个公众号中,都能看到所有好友的运动数据排行,无论好友使用的是四款中的那一款产品。

据记者了解,腾讯方面也在和更多的硬件厂商接触,希望把它们的数据介入自己的平台中。(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