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电视游戏市场:只是看起来很美(2)
除了水货游戏机之外,更为外界所熟悉的还有山寨游戏机和山寨游戏,国外媒体关于中国游戏机市场的报道更多的是威力棒、PVP Game Player等山寨游戏机,而这些山寨游戏机甚至也远销东南亚和南美一些不发达国家,以价格优势拥有一定的市场,最著名的有南晶科技所生产的一系列山寨游戏机。除了游戏机之外,南晶科技等公司还会为游戏机生产配套的游戏,但大多取自未授权的产品如仙剑、轩辕剑,或者以著名游戏题材为蓝本制作的游戏,如曾经让国内外玩家叹为观止的《泰坦尼克》等。
除这些乱象之外,世界其他国家所了解中国游戏市场主要是网络游戏。在21世纪最开始的这10几年间,PC网络游戏在大陆游戏市场取得了让人叹为观止的发展,成为市场的主流类型,使得大陆游戏市场与其他任何国家都完全不同。根据今年初的《2012年中国游戏产业调查报告》,2012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602.8亿元人民币,其中网络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569.6亿元,移动游戏市场销售收入32.4亿元,单机游戏市场销售收入0.75亿元,作为地下产业的电视游戏并未包括在内。如果要计算每年的水货游戏机市场,销售收入也应当在几十亿元,市场蔚然可观。
正版游戏机所面临的
但是即便自贸区允许游戏机的加工与发售,如果微软或索尼想要在大陆游戏市场正式开展游戏机的业务,依然面临着无数困难。支持中文的优秀正版游戏软件数量依然是最主要的症结,在这方面PS2和神游都提供了前车之鉴。无论索尼和微软等企业无论怎样重视中国市场,他们也只是游戏机的开发者,但是只有游戏没有软件就只能发挥蓝光播放器或电视机顶盒的作用——能够支持对应游戏机的中文游戏才是玩家选择购买正版游戏机的主要原因。
但是由于国内盗版泛滥的环境一直没有太大改善,国外游戏开发公司在PC单机正版游戏的大陆发行上已经饱尝败绩,只有少数几款国内开发的RPG游戏能够依靠正版存活,很多以代理PC单机游戏为主要业务的厂商都先后倒闭或改行,因此很少有国外游戏开发者会愿意负担更多的开发成本让自己的游戏支持中文——而国内几乎没有单纯面向电视游戏的开发公司。
另一方面,由于政策原因,国外游戏软件进入中国都必须经过新闻出版署和文化部的审批,因为这一行政审批流程的存在很难实现世界同步发行,甚至有可能无法通过审批——著名的网络游戏《魔兽世界》在多个版本资料片的发行上都因审批而几经修改延期,去年育碧的《刺客信条3》PC版甚至未能通过审批,这让国外的游戏开发商对国内游戏市场更加望而却步,毕竟在这一不可抗力面前之前的汉化和修改都有可能成为无用功。而以目前世界游戏市场上泛滥的射击、飙车、动作等游戏类型来言,如《战地》系列、《使命召唤》系列等人气游戏如果要进入中国都可能在审批上碰壁,之前《战地3》就曾因某些原因在国内被封杀。如果玩家购买了游戏机之后,却没有足够数量的中文正版游戏供其选择,那么就很促成购买行为的发生。
水货市场的存在对正版游戏机来讲也是一个阻碍——如果国家开始支持游戏机业务的开展,为了保证正版游戏机的销量势必要打击水货市场的游戏机以及非法途径进入中国的游戏软件以及盗版,而如果打击后者的话那么即便不锁区在正版游戏机上也无法玩到太多的游戏,这样正式销售的正版游戏机对游戏玩家的吸引力也就更加不足。
除此之外,尽管已过多年,国内主流社会和家长视游戏如洪水猛兽的情况并未得到太大程度的改善,在舆论上会受到的压力完全可以想见。
电视游戏相关产业的前景
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服务业扩大开放措施》中,将“允许外资企业从事游戏游艺设备的生产和销售,通过文化主管部门内容审查的游戏游艺设备可面向国内市场销售”。这让一直以来受政策限制的电视游戏行业终于可以走上台前,尽管还只是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一隅。
但是受以上所说的原因,即便通过文化主管部门内容审查,游戏机的销售情况也不乐观,时间差也是问题之一,在今年的11月,索尼与微软的次世代主机PS4和Xbox One将先后发售,在一段时间之内国内市场的大量电视游戏玩家都可能通过水货市场来获取这2款最新发售的游戏机,因此即便未来这两款游戏机能够进入中国市场发售,也已经损失了大量的用户,只能寄望于拓展中国庞大的游戏玩家市场——相比国内1.4亿的网络游戏用户,电视游戏的既有玩家数量只能说是为数不多——但是由于国内游戏市场的特殊性和国内游戏用户的习惯,也未必能有效果。
而对于游戏机的生产来讲,即便是在2000年的了《关于开展电子游戏经营场所专项治理的意见》中,也并未加以禁止,只是将“电子游戏设备及其零、附件的加工贸易业务,列入限制类加工贸易产品”,“其产品只能返销出境”。由于国内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达,包括PS3、Wii、Xbox 360等游戏机在内的一些零部件都是由包括富士康在内的一些工厂代工,出口后再进行组装。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后,如果要面向国内销售游戏机,也许会在国内进行完整的组装以减少流通环节。(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