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点之下基民的艰难抉择:申购或赎回?(4)
然而,当年被那扇玻璃门挡在外面的投资者,现在会不会感到庆幸呢?
2007年10月开始,股市掉头向下出现大幅回调,短短一年间,指数从6000点之上跌至1700点以下,高位成立的新基金难以幸免。数据显示,截至5月20日,在2007年成立的64只基金中,目前依旧处于净值以下的仍有22只,“伤得最重”的一只股票型基金目前的单位累计净值为0.67元。
没有确切的数据可以证实到底有多少基民在这次股市的牛熊转换间被套,但笼罩在基金行业头顶时隐时现的赎回压力却成为此番大跃进的后遗症,切切实实地影响至今。
同样是来自中国证券网的调查。2月中旬,当股指一路上扬从2677.43点冲至2900点附近时,在一项题为“市场上涨你会如何操作基金”的网络调查中,共有7454名网友参与投票,其中3987人选择“趁反弹赎回”,占投票总人数的53.49%;有2175名网友投票选择了“持基待涨”,占投票总人数的29.18%;选择“看好行情赎旧买新”的网友为761名,占投票总人数的10.21%。
这并非偶然。事实上,3000点对于基金而言是一个尴尬的点位。每每股指上冲接近3000点,就会引发市场对于基金面临赎回压力的联想,从2007年至今,这个现象一直存在。
最明显的一次可能要属2010年一季度。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1月下旬,市场在3000点附近震荡下行,直到3月份,上证指数再次突破3000点整数关口。一季度末,基金份额较之去年四季度下降了1000亿份。
此外,2009年6月份,市场上扬冲破3000点,而当年基金二季报则显示基金份额从2009年一季度末的2.35万亿份下降到了2.31万亿份,下降了400亿份;2010年10月份,市场再次挑战3000点整数关口,并一度站上阶段性高点3159.51点,当年三季报显示,期间老基金净赎回超过700亿份,逾八成偏股基金份额出现缩水,次新基金普遍遭遇巨额净赎回。
由此可见,基金份额的下降反复出现在上证指数上行并接近3000点的过程中。
把镜头拉回当下。今年一季度市场高歌猛进从2700点附近一路上扬至3000点之上,“3000点赎回魔咒”再次灵验。基金一季报显示,当期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货币型、QDII基金在内的几大类别基金均处于净赎回状态,比去年底减少1094.3亿份,净赎回比例达到4.7%。
“一季度的确有不少投资者过来询问有关基金赎回的事情。”上述民生银行沈小姐告诉记者,从历史上看,当A股市场第一次冲破3000点之后,基金投资热情骤然升温,大批基民跑步入场,使得3000点成为一个粗略的具有代表性的基金投资盈亏平衡点。而随之而来的股市调整使得不少怀揣致富梦想的普通投资者身陷其中。
“因此,在经历了市场此后的几番折腾之后,一旦市场再度站上3000点,即部分基金成功解套,投资者便选择落袋为安,或离场走人,或改投其他理财产品”。
近期股市的再度调整,随着指数逐渐又与3000点“拉开距离”,基民的赎回冲动似乎也相应趋于平静。
记者走访的不少银行网点理财经理向记者表示,与前一两个月相比,最近来谈赎回事宜的投资者明显减少。但这并不意味着投资者就此“甘于”持有现有基金,一旦出现解套机会,基民或许会坚决抽身走人,而整个行业也将再次面临赎回压力的考验。
“看看这段时间以来基金的净值增长率就明白了。”上海浦东建行贾小姐说:“那些本来解套在望的投资者,或许仅仅因为多迟疑了几天工夫,手中的基金净值就又跌回去了。所以每次当股指冲上3000点,一些基民就会毫不犹豫地落袋为安,就是怕出现这样的情况。”
有基金专业分析人士将此解读为“基金业在为过去几年的狂飙突进埋单。”该人士表示,后遗症的出现一方面源于基金公司当初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新基金的发行规模与自身投研能力并不匹配;另一方面,也跟基民跟风投资、追涨杀跌的习惯有关。(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