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终端 > 其他 >

电脑标志起源各有故事

来源:泉州网 作者: 东南早报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6-05 12:26 
核心提示:2011年06月05日电脑上的各种标志就像马路上的交通指示牌,每天你用电脑时都会遇到。人们无数次按下、点击、注视这些标志和图标。但是,它们的起源很少被人们所熟知。 电脑标志起源于二战 关于电源标志的起源,要回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当时的工程师和科

2011年06月05日电脑上的各种标志就像马路上的交通指示牌,每天你用电脑时都会遇到。人们无数次按下、点击、注视这些标志和图标。但是,它们的起源很少被人们所熟知。

电脑标志起源于二战

关于电源标志的起源,要回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当时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们需要用二进制来标记独立的电源按钮、开关和旋转切换开关。那时用二进制中的“1”代表“开启”,用“O”代表“关闭”。1973年,国际电气工程委员会(IEC)模糊地设定了一个在两者之间的内循环,并将之命名为“备用电源状态(standbypowerstate)”。不过,美国电器和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的工程师们觉得这个定义太含糊不清,就将其修改并重新定义为“电源”,并设计了这个标志。因此,实际上这个标志是由数字1和0组成的。

符号历史渊源深远

在所有电脑标志中,@是唯一入选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建筑与设计收藏的标志。它也是网络世界最常用的符号。每个电子邮件都要用到它,在推特网(Twitter)和微博里通知他人也要用到。

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称呼。在法国和意大利人们叫它“蜗牛”,中国有些人叫它“小老鼠”,德国人管它叫“猴子尾巴”。

它在数字世界的起源要回到1971年。美国技术研究公司BBN的一位程序员雷蒙德·汤姆林森当时正负责开发一个程序让计算机用户能够连接到ARPAnet(阿帕网络,即美国高级研究计划署开发的世界上第一个运营的封包交换网络,也是今天互联网的始祖)。

汤姆林森决定在电脑网络的地址中间插入这个符号,来区分“用户”和“终端”,这个做法后来被广泛采用,成了今天电子邮件地址的标准写法。因此,雷蒙德·汤姆林森也被人们称为电子邮件之父。

但是并非汤姆林森首先创造了“@”这个字符。事实上,在他创造@的用法前很久,1885年美国安德伍德打字机出现时,@这个符号已经存在于键盘上了。当时它是作为一种会计速记符号,表示“以……的比率”作计算用处。

如果再往前追溯的话,@这个符号大概起源于公元6世纪。当时的修道士开始用这个符号来代替拉丁文中的ad。在拉丁文中ad的意思相当于at(在某处)或toward(朝向)。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区别于单词AD(AnnoDomini缩写),即耶稣纪元后,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公元”。

USB图标来自罗马神话

你可能每天都会在各种设备上看到USB的图标,从u盘、数据线到笔记本电脑,它的设计起源于哪里呢?

1994年,康柏、IBM、英特尔、微软和DEC等几家公司计划开发一种通用的数据交换接口,以取代当时各种电脑上互不兼容的各种数据接口。1995年,英特尔工程师A-jayBhatt开发出第一个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1996年,作为行业标准的《USBl.0细则》正式发布。根据《USBl.0细则》,USB图标设计灵感是来自罗马神话中的海神尼普顿(Neptune)(也是海王星的名字)的武器“三叉戟”,一支强有力的三齿鱼叉。

不过,为了避免鱼叉形状的设计暗示人们拿着自己的USB存储设备到处乱插(叉)。设计师对三叉戟的三根尖齿进行了修改,将左右两根的三角形分别改成了圆形和正方形。这三个不同的形状意味着,各种不同的外部设备都可以使用USB这一标准进行连接。

蓝牙与丹麦国王

用于现代社会的手机蓝牙,与公元10世纪丹麦的国王哈洛德·布美塔特有着很大的关系。哈洛德国王骁勇善战,统治丹麦期间统一了今天的挪威、瑞典和丹麦等广大北欧地区。在他统治晚年,受到来自欧洲大陆诺曼人的海盗行为的猖獗侵扰。因此,他决定引入基督教信仰,对国民施以教化,使得北欧地区的人们逐渐摆脱了海盗的鱼腥气,加强了与欧洲大陆的联系。(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相关新闻>>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