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终端 > 其他 >

手机紧急呼叫被指形同虚设:没有人工接听

来源:人民网 作者:秩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5-16 21:00 
核心提示:你使用过手机的紧急呼叫功能吗?恐怕很多人的答案是否定的。近日,手机这一非常用功能引来关注:没插SIM卡时,110等紧急呼叫电话只能收听循环录音,没有人工接听,起不到报警求助作用。 紧急,并不是一种日常状态,而是一种非常态。正因此,这种非常态时的功

你使用过手机的“紧急呼叫”功能吗?恐怕很多人的答案是否定的。近日,手机这一“非常用功能”引来关注:没插SIM卡时,110等紧急呼叫电话只能收听循环录音,没有人工接听,起不到报警求助作用。

“紧急”,并不是一种日常状态,而是一种“非常态”。正因此,这种“非常态”时的功能,应是一种“托底功能”。人群密集处,通信通道有限,可能会占线,一旦发生危险,无法呼通紧急号码将延误救援;深山迷路的驴友,只有联通信号,移动的手机则将成为摆设。可以说,一旦需要时,“紧急呼叫”将是最后一根救命的稻草。

我们往往会忽视这些风险,正如住酒店没在意“逃生通道”。但实际上,每个人都可能处于危险之中。闹市中的化工厂可能猝不及防地泄漏,火车汽车等交通安全事故也可能不期而至。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紧急”状况无处不在,都写照着德国社会学家贝克所描述的“风险社会”。在后工业时代,“风险社会”的风险不仅是自然灾害,更有来自人类自身的“人造风险”或“文明的风险”,而这,使得“紧急状态”更频繁地出现在日常生活之中。

的确,对于个人而言,这样的风险或许是“小概率事件”。但以人为本,就要充分尊重和保障每一个人的生命权,生命面前,紧急永远都不是“小概率事件”。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个人可以忽略“紧急呼叫”功能,而相关单位部门等却不能放任不管。“紧急呼叫”无效,也是各个单位集体失察、失职所致。《电信法》迟迟未能出台,而现行的《电信条例》中并没有相关内容,对于手机紧急呼叫的法律强制力不够;运营商未提供紧急呼叫功能,或虽已提供,但形同虚设;手机厂商也没有把110、119等号码加入紧急呼叫号码。要让紧急呼叫能够真正生效,或许还需要包括运营商、公信部门、公安部门、防灾减灾部门等的共同努力。

在更大范围内讲,社会的管理者也应该更好地做好后工业时代的风险应对。人造风险具有突发性、隐蔽性和不稳定性,而且往往与各种现代技术手段相关。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社会管理部门摒弃以往的“安全主义文化”,而代之以“风险文化”。更多地注重细节,想到公众前、做在发生前,最终达到“使用少量钱预防,而不是花大量钱治疗”。我们现在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理应把更多财富、更多资源投入到保障人的安全权利上来。

通讯,是现代社会活动的基本要素,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种公共事业而不仅仅是“产业”,更不仅仅是满足少部分人利益的工具。在这个意义上,“紧急呼叫”可说是比各种产业调整更有意义,也更值得关注的问题。在收取各种服务费的同时,相关企业要有社会责任意识,相关管理部门也要站在公共利益的立场考虑问题,这才是“道德血液”的基本要求。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相关新闻>>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