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星光电淡化TCL色彩 内外消化产能各占一半(2)
相关观点
国内面板企业无论是华星光电还是京东方,都处于努力爬坡阶段,全球面板仍处于供过于求的局面。那么,国内面板企业的出路在哪里?有哪些机遇是我们需要抓住的?
机遇一:分食者逐渐减少,市场容量仍处于上升趋势
“中国的市场在持续增长,也是全球增长最快,去年达到4000多万,今年预计4600万,在中国加工的电视可能到了9000万左右。另外,夏普、索尼等面板线都在收缩。前面几年都没有在投资,也没有新的产能出现。这是国内面板企业的机遇。”
—华星光电总裁贺成明
机遇二:拓展产品的应用领域,着眼OLED面板开发
“首先,我并不认为国内面板厂商高世代的量产就意味着产能过剩。面板产业的供需环境瞬息万变,技术更替速度非常快,下游应用面也十分广,而作为目前集中量产的8.5代线而言,其是可以广泛经济切割很多产品和尺寸,比如:平板电脑的9.7英寸,10.1英寸;笔记本的12.1英寸和13.3英寸,显示器的18.5英寸、19英寸,以及电视面板的46英寸,55英寸等。这些尺寸是目前终端市场上的主流尺寸。虽然目前我们国内主要仍集中在生产电视面板,但未来还有更多寻求多样化的空间。”
“其次,从2011年的数据来看,来源外资厂商的面板比重约为96%;而随着国内厂商的量产,到今年1~2月份这个比重下降到了90.1%,也就是说国内面板自给率从去年的4%上升到了目前的9.9%。而目前还仅生产32英寸单一尺寸,随着未来生产尺寸越来越丰富,可以预计到年底国内自给率有望达到20%。”
“再次,国内面板厂商走向国际化的步伐也将要迈开:中国本身就是全球平板显示产品的制造中心,包括外资品牌的制造基地也在中国,以前我们没有面板前段的产能,所以制造能力主要集中在后端模组以及整机制造。随着面板制造的本土化,这实际上是为产业链填补空白。当然对于外资品牌来说,对新产能认可和接受需要一些时间,但本土厂商拥有的成本、地域、物流和关税等优势将加速促成国内厂商与其他国际品牌的合作步伐。
“最后,着眼新面板技术的积累和布局:近年来,国外厂商对新面板显示技术的布局和发展步伐在加快,取得了明显的优势,比如:三星在小尺寸AMOLED和可弯曲的AMOLED技术方面拥有明显优势。但这些技术的发展主要是基于LCD面板制造工艺上进行改良和改造,因此国内的面板厂商目前的布局并不仅仅局限于现有的市场需求,而是可以着眼在未来2~3年的技术发展趋势的变化。”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