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移动互联网 >

新经济龙头的资本困局:从小米破发说起

来源:法治周末报 作者:陈文 责任编辑:方向 发表时间:2018-07-17 11:10 
核心提示:当下的新经济公司的发展路径有两条:一是传统的制造业、零售业等企业触网发展,基于互联网和物联网深入挖掘自身的用户生态链,形成线上闭环;二是新型的互联网企业开始重视线下布点,形成线上线下联动效应。

2018年7月9日上午,小米集团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交易,这也是香港上市新政颁布后首支同股不同权的新股。但是盘前已破发,当日收盘报价16.6港元/股,较17港元/股的IPO定价低开。

新经济公司的商业模式及估值逻辑

当下的新经济公司的发展路径有两条:一是传统的制造业、零售业等企业触网发展,基于互联网和物联网深入挖掘自身的用户生态链,形成线上闭环;二是新型的互联网企业开始重视线下布点,形成线上线下联动效应。

这两种发展道路的背后本质上是无论传统企业和互联网企业都存在成长瓶颈的现状。以新零售为例,京东和天猫线上兜售标准化的3C数码产品没有问题,但是在生鲜等领域则很难有所作为,于是京东入股了永辉超市,阿里孵化了盒马生鲜。同时,诸如苏宁等家电企业曾经也有黄金的成长期,如今则面临电商的强烈冲击,于是不得不投入大量资源布局电商平台,实现触网发展。

无论主动为之,还是被动为之,从成长的角度看,新经济最终都将成为企业不得不转型的方向。转型是需要资本的,资本则需要故事,新经济本身成为故事的主题。

作为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以硬件起家,创造出众多优质的智能硬件产品,多个品类销量第一。其主要的营收来自于硬件,但单纯的硬件制造和销售估值水平无疑不高。从迎合资本市场的角度,小米更多强调的是自己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消费级IoT平台,连接了超过1亿台智能设备(不含手机和笔记本电脑);拥有庞大且高度活跃的全球用户,MIUI月活用户超过了1.9亿,用户规模、活跃度、使用时长等指标均看齐国际一流互联网公司水平。这些是小米将自身商业模式定义为“硬件+新零售+互联网服务”铁人三项的基础所在。

基于对商业模式的重新梳理,小米更多将自身的估值类比为Facebook而非苹果。苹果作为硬件制造和销售商的估值水平只有20倍PE左右,而Facebook的估值依据是Facebook的用户量和单个用户价值之乘积。

于是,小米估值故事的着力点放在了小米产品种类的丰富和用户的持续扩展、小米闭环生态链的打造和用户价值的持续挖掘,关注点已经不在于小米是否盈利、小米的盈利水平多高上。

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嫁接难题

小米创立至今,曾获得多轮融资。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7月,小米完成4100万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雷军、IDG资本、启明创投、顺为资本、晨兴资本;2011年12月,小米完成9000万美元B轮融资;2012年6月,小米完成2.16亿美元的C轮融资;2014年12月,小米完成迄今为止最后一轮F轮融资,金额为11亿美元,当时其估值达到了450亿美元。而在2018年7月,小米上市估值最终确定为539亿美元,较之最后一轮融资,在三年多时间估值整体水平上涨了不到20%,年化回报率不足7%,估值增长已经难以维系。

小米的持续融资是为了支持其朝着新经济的方向转型。但就小米的表现而言,转型并不算成功,三大互联网核心应用——应用商店、游戏中心、浏览器增长放缓,未来前景也不甚明朗。(责任编辑:方向)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