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移动互联网 >

中国宽带提速利益博弈下困境凸显:画饼还是实惠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张意轩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04-24 13:33 
核心提示:在我国,宽带建设已经提上日程。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提出,“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启动宽带上网提速工程”。

宽带战略的推进,需要国家的整体性引导和布局,需要政府的协调,需要多方力量的合作

“宽带免费大提速计划”、“512K将免费升速至1M,1M免费升速至2M,2M免费升速至10M”、“光纤入户小区最高可提速至20M”……

自去年底以来,类似的广告宣传语在中国一些大中城市开始频繁出现——在“宽带不宽”“价高带窄”等诸多舆论压力下,北京、上海、南京、西安等地已宣布大幅度免费提升居民的固定宽带速度。

3月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动员部署大会,宣布宽带普及提速工程正式启动。三基础电信企业公布了各自的提速计划和目标,16家互联网企业向互联网业界发起了参与工程、积极投入、改善用户体验的倡议。

不过,遗憾的是,跟运营商们漂亮的口号相比,各地的用户却陆续传出“假提速”“被提速”,甚至“假免费真敛财”的抱怨。

宽不宽,假不假,贵不贵?

“中国绝大部分互联网用户在使用‘假宽带’”,“中国内地网民实际每月为1Mbps宽带的支出是越南的3倍、美国的4倍、韩国的29倍、中国香港的469倍。”——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

“2011年第四季度世界平均网速同比提升了39%,达2.7Mbps,中国大陆以1.4Mbps的网速排在第九十名。”——全球最大的CDN服务商美国Akamai公司。

去年底以来,上述两个调查报告先后出炉,极大触动了公众的神经,尽管有研究机构和研究者对其测算标准提出了质疑,但舆论依然直指中国“宽带不宽”,是“假宽带、贵宽带”。

“根据国际研究,互联网带宽使用上,运营商所宣称的速率和网民所感知的速率都会有一个折扣。”工信部电信经济专家委员会秘书长陈金桥日前在做客人民网访谈时解释。不过,陈金桥也坦言,与国外(特别是英美等国)相比,我国运营商宣称速率与实际速率差距相对大一些。

“客观上,我国宽带发展水平与我国发展阶段和在全球中的位置是基本适应的”,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总工程师余晓晖说。在他看来,由于民众的比较对象是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和我国周边国家(如韩国),恰好是宽带表现突出的国家,因而对比更为突出,感知落差更为强烈。

然而,带宽不仅与网民的下载速度相关,更是国家经济成长、产业跃升的重要基础性力量,是国家战略基础设施。“抓宽带就是抓时代机遇,就是占领制高点,宽带是在网络空间维护国家主权的坚实后盾。”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院长曹淑敏表示。

在我国,宽带建设已经提上日程。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提出,“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启动宽带上网提速工程”。

按照日前出台的《通信业“十二五”规划》画出的蓝图:到“十二五”末期,我国要实现宽带接入用户超过2.5亿户,接入带宽能力城市家庭平均达到20M以上,农村家庭平均达到4M以上。(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