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业务时代运营商是否需重建IT支撑系统?
移动互联网的大发展和智能手机的兴起,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终端的使用方式和功能范畴。优质耐用的Nokia之前看起来坚不可摧,商务安全的BlackBerry之前像是引领了时尚潮流,但它们现在都面临无人问津的窘境。
如今,不断增长的智能终端用户需求要求电信运营商提供贯穿生活各个方面的碎片化的服务,并智能地为用户切换应用情境(包括固定网络、移动网络和Wi-Fi)。
运营商维护压力与日俱增
全业务经营时代,运营商需要新的网络吗?
一方面,电信运营商完全可以选择同时运营多个网络,比如中国移动通过2G、3G、TD-LTE以及Wi-Fi来满足用户全业务服务的需求。
但是另一方面,基于多种技术标准的多个网络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意味着高昂的运营成本、雪片般的客户投诉及噩梦般的客户低满意度,对于已经老旧脱维的网络设备(比如PSTN交换机)、复杂多样且易丢失的维修备件,以及频发且反复发作的网络故障,运营商的维护工作压力与日俱增。
因此,绝大多数电信运营商会说,需要一张全新的网络来解决目前所面对的问题。而目前用户核心的“联接(Connected)”需求并没有什么变化,只是扩展到了数据业务。同时,电信运营商依然需要承诺随时随地提供可靠、安全、满意的服务。
不能照搬互联网企业
全业务经营时代,运营商面对的内部挑战是传统的电信思维与新生的互联网思维的碰撞。对于被惯坏的网民来说,复杂的计费规则、匮乏的账单通知、不能随时反悔的业务等等都是他们所不习惯也不愿接受的。而电信运营商们则沿着传统电信行业的模式缓缓改进,虽然做了诸多努力,但一直没能被认可。更加困难的一点在于,想要照抄互联网企业的步伐,统一内部认知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从外部挑战来看,互联网企业正在抢占整个产业链中最有价值、最有黏性的部分,而把通信管道这类相对低价值的部分留给了运营商。并且通过在云和微创新等方面不断地迭代更新以加高门槛,巩固自己的竞争优势。
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用户作为账户的核心是天经地义的,而对于运营商来说,码号(移动或是固网号码)才是账户的唯一识别码,这在之前并没有什么大问题,但在全业务时代,当重点客户群渗透率逼近200%(意味着用户可能持有2个甚至多个码号)时,以码号作为账户核心会带来如下问题:
1.用户的账户消费情况无法统计显示。
2.同类业务的无优惠重复订阅(如来电显示及手机报、手机邮箱等新业务)。
3.消费积分和用户级别分别计算。
4.关联业务的优先推荐无法实现。
5.在线消费习惯、功能使用偏好等信息不能全景式展现。
6.线下活动推介的消费模型偏差。(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