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移动互联网 >

分析称日本大地震推动社交媒体创新

来源:新浪科技 作者:邱越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4-03 23:56 
核心提示:志愿者项目 在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发生之后,互联网上出现最多的问题是:我们怎样才能提供帮助?在这一方面,社交媒体使得新的想法快速传播,对谷歌和Facebook提供的相关服务形成补充。 居住在日本东部我孙子市的一名英国教师领导了一个志愿者团队,该团队中包

志愿者项目

在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发生之后,互联网上出现最多的问题是:“我们怎样才能提供帮助?”在这一方面,社交媒体使得新的想法快速传播,对谷歌和Facebook提供的相关服务形成补充。

居住在日本东部我孙子市的一名英国教师领导了一个志愿者团队,该团队中包括博客主、撰稿人和编辑。他们制作了一系列有关地震的报道和照片,未来将以数字出版物的形式进行销售。这一项目名为“Quakebook”,项目所得收益将全部捐献给日本红十字会。

该项目的内容来自于Twitter。这名英国教师在地震发生一周后在Twitter上发布了一条招募志愿者的消息,他在随后1小时内收到了2名志愿者的申请。他的团队目前已增长至87人,而他们制作的图书则达到98页。

这一团队的努力很快吸引了其他人的关注。畅销书作家巴里·艾斯勒(Barry Eisler)和音乐家大野洋子均为这本名为《2:46:余震:来自日本地震的故事》的书撰写了文章。亚马逊和索尼目前都同意在电子书平台上销售这本书。

另一个项目名为“全世界给日本的1000条消息”。通过该项目,全球各地的人可以通过Facebook或电子邮件留言,而一个志愿者团队将把这些留言翻译成日语。这些经过翻译的留言将被发布在Twitte和该组织的网站上。近期出现在Facebook上的一条留言称:“日本发生的地震、海啸和核危机令人恐惧,但这也提醒人们日本文化中的强韧和决心。”

网站流量大幅上升

日本发生的这一系列灾难令全球感到震惊,但也推动了社交网站流量的大幅上升。在地震发生后,日本的固定电话和手机网络大部分陷入瘫痪或拥堵中。因此,一些人通过互联网去寻找好友和家人,并向那些亲眼目睹灾难的人了解详情。在东京,许多居民试图通过互联网了解他们的列车是否能开行,以及他们所处的街区是否会停电。

本周发布的数据显示,在地震和海啸发生后,数百万人登录了Twitter等网站。根据尼尔森NetRatings Japan的数据,在3月7日至13日的这一周,Twitter的日本用户数较上一周增长了1/3,达750万人。

流媒体视频服务提供商Ustream和日本视频共享平台Nico Nico Douga的流量也出现大幅上升。有报道称,地震发生后,Ustream的用户数较地震发生前增长了一倍,至140万。许多用户通过该服务观看NHK的网络现场直播。

Twitter作用明显

这一数字表明,社交媒体,尤其是Twitter,能够在灾难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去年海地地震发生后,Twitter帮助人们向当地捐款。在今年2月的新西兰地震中,Twitter也成为一款重要的通信工具。Twitter目前在日本已经非常流行,此次的地震将使更多日本用户认识到Twitter的价值。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