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创新基金透露意向投资方向 为开发者指明路
在日前举办的新浪微博最新开发者线下沙龙中,中国微博开发者创新基金(微博创新基金)相关负责人首次透露了意向投资的开发应用方向,并给予开发者创业团队一些诚恳建议。
微博创新基金负责人李嵩波表示,该基金更倾向于社会化电子商务、社会化游戏以及各类手机客户端应用,而公益类、内容制作类、数据统计分析类等应用也在考虑范围之内。他强调,微博创新基金鼓励应用开发者突破自我、大胆创新,但不建议模仿或抄袭国外某一热门的应用。
开发者应着眼于团队、产品、用户、商业模式这四个要素,一个创业团队起码要比竞争对手在这四方面多付出一倍的努力才有机会成功。有完整的团队是进入新浪微博基金的最低门槛。比起商业计划书,新浪微博更青睐于精良的团队,团队成员价值理念是否统一、合作是否协调是新浪微博重点关注的内容。
据微博基金高级投资经理吴江介绍,目前微博创新基金已经收到了很多应用计划书,开发者创业热情实着令人欣喜,但大部分开发应用项目仍需锤炼,而粉丝增长速度慢是这些应用主要问题所在。
吴江指出,粉丝增长速度慢首先说明应用在用户中口碑传播缺乏动力,其次意味着用户对该应用重复使用率不高。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如果商业模式没有确定,用户价值将成为衡量一款应用是否优秀的惟一标准。
去年11月16日,新浪联手创新工场、德丰杰、IDG、云峰基金、红杉资本五大投资机构成立中国微博开发者创新基金,一期规模为2亿元人民币,这也是国内首个专门针对微博应用开发的基金。
在风险投资领域,部分投资机构或专注于种子期的直接投资,也有机构青睐于中早期投资。与之相比,微博创新基金更倾向于将已相中的优秀应用推荐给合作伙伴投资机构。在投资额度上,微博创新基金单笔投资将以300万人民币以下的创业型公司和个人为主,但只要项目合适,不排除进行更大规模的投资。
为了更好的帮助开发者创业,新浪微博定期举办了开发者线下沙龙,为开发者答疑。最新一期线下沙龙吸引了近30位开发者,他们围绕开发应用项目要求、开放API接口、创业中遇到的难题,和微博创新基金及五家机构的资深投资人士进行了深入的沟通。
当被问及是否会开放更多API应用接口时,新浪微博事业部副总经理芦义给予肯定答复,并表示今年第二季度会开放更多更细化的API接口,如数据分析接口等。
时下众多大型互联网及高科技公司纷纷开放平台,逐步从上中下游构筑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生态链。Frost&Sullivan首席顾问王煜全认为,中国没有LinkedIn,甚至基本上没有Facebook,但中国的微博开放平台,特别是以新浪微博为代表的单应用构成的单平台,与美国所特有的多应用构成的多平台形成鲜明特色,恰好符合Social2.0社交网络的理想结构。在王煜全看来,中国的微博大平台开放得比国外都彻底,使得其具备了开发多重用途的基础。
另有分析人士指出,一个彻底开放的单平台基于社交关系可以架构各种应用,同一个社交关系可以做出Facebook来,同一个社交关系只要允许有单向连接就变成了Twitter,同一个社交关系如果强调的是商务就变成了LinkedIn。聚集在新浪微博这张单向平台网络上,所必须具备的就是人气型开发应用,这也成为了移动互联产业界、及广大用户所期盼的焦点。上述人士表示,已进入微博产业链的开发者,应更多地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去琢磨开发应用产品,深入挖掘它的网络与节点,进行网络行为分析,更深层次地理解用户需求。
中国微博开发者创业基金的创立,显示了新浪微博开放共赢的理念以及对技术创新的追求。目前,新浪微博开放平台已聚集了众多开发者,并汇聚了“街旁”、“微盘”、“微音乐”等不同种类的人气应用,为上亿用户带来了更精彩的使用体验。使用体验的提升,同时推动着新浪微博的爆发式增长。随着用户数的不断增长,新浪微博又为第三方开发者带来了巨大的创业机遇。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