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之惑:何为移动互联网创新最优解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面临快速变化的内外部环境,“创新”成为了应对这些变化的一个关键词。然而,运营商各级人员对于创新的具体含义、范围以及应该如何将其落地的认识和理解普遍存在较大偏差。
有观点认为,运营商的运行机制、组织结构难以与创新文化极强的互联网企业相匹敌,不应该“为了创新而创新”;也有观点表示,运营商可以不对颠覆性的创新投入太多,但是应该坚持在“智能管道”领域进行改良型创新。
对象:过程创新“效益更显著”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运营商应该从两个层面去分析和解决。第一个层面是解决“道”的问题,即对创新的定义、范围、输入及产出等概念进行统一;第二个层面是分析具体操作中的“创新之术”,即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创新框架模型,这是对第一个层面问题的具体落地。
创新的对象不应局限于产品和服务本身,还包括对其改进的过程、方法、技术等。因此,运营商在创新过程中,除了开展产品创新之外还应进行过程创新、制度创新。在一定条件下,过程创新带来的效益比产品和服务创新带来的更为显著。
虽然目前我国部分电信企业已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但总体而言,运营商在全面覆盖企业产品、工艺、市场营销以及在服务整个创新价值链的组织管理水平方面仍然比较落后。由于缺乏对“创新之术”的理解,在电信行业甚至出现了“模仿创新-集成创新、改良创新-发展自身标准、独立创新”的趋势,其结果就是创新缺乏体系化,过分目标导向化,并难以复制、推广。
意识到创新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点,这将有助于运营商实现以过程为核心的系统性创新。笔者认为,运营商不应该将创新仅仅作为对技术部门或研究部门的考核指标,而是要将其作为一个企业运营全过程的考核指标,同时还要将这一指标加入市场绩效、客户满意度等因素,以确保创新过程满足市场和客户需求。
模式:应用型创新短期性价比最高
解决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创新的“道”的问题和“创新之术”之后,运营商可以通过创新模式进行实际创新。
就创新模式而言共有四种类型,第一种属于技术创新程度不高、使用者创新感受程度较低的改良创新;第二种是技术创新程度相对较高,但使用者感受程度较低的技术创新,如移动通信制式的变化就属于非常典型的技术创新类型,运营商将原有的GSM制式更换为CDMA制式,对使用者来说通话功能并无太大变化;第三种是应用创新,即技术创新程度不高,但使用者创新感知程度很高的模式,这种创新模式下的典型案例是对基于统一通信平台上的多种增值业务进行的创新;最后一种模式被称为颠覆性创新,其技术创新程度和使用者创新感知程度都非常高,如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向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过渡就属于这种类型,此外,中国移动近年来开展的MM商业模式也属于典型的颠覆性创新。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