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软件 >

是谁让微软手机业务走上不归路

来源:孙永杰 作者:孙永杰 责任编辑:方向 发表时间:2016-05-26 09:45 
核心提示:微软Windows和设备业务主管特里•迈尔森(Terry Myers)在内部电邮中解释是:正在精简手机业务,但不是退出。而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在一份声明也表示:微软将继续在设备、微软的云服务以及所有移动平台上创新

本文原标题:《裁员与减记:谁让微软手机业务走上不归路》

继刚将并购来的诺基亚功能机业务与品牌出售给富士康,微软对其手机业务又放“大招”,即宣布裁员1850人的同时,资产减记9.5亿美元。至此,加之去年宣布的76亿美元的资产减记和7800人的裁员,可以说当初微软斥资72亿美元左右并购的诺基亚手机业务已经损失殆尽。

对此,微软Windows和设备业务主管特里•迈尔森(Terry Myers)在内部电邮中解释是:正在精简手机业务,但不是退出。而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在一份声明也表示:微软将继续在设备、微软的云服务以及所有移动平台上创新。

不知业内(包括微软)是如何看待微软高管这席言论的。这里我们不妨用事实看看微软手机业务的现状。据Gartner最新移动市场平台报告,微软的移动平台正继续步入缓慢死亡,2016年第一季度Windows Phone销量仅为240万台,在智能手机市场中份额进一步缩至0.7%,与去年同期相比,份额显著下跌,在2015年第一季度微软共售出800万台智能手机,占据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的2.5%。而如果我们与微软当时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的季度相比,据IDC的统计,当时(2013年的第二季度)Windows Phone智能手机出货量为870万部,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为3.7%。可以说自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之后,微软的手机业务已经走上一条“死亡”的不归路,而这一切我们认为与纳德拉担任微软CEO后制定和采取的与手机业务相关的战略和举措密切相关。

从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之后微软在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策略看,主打的是低价格的低端市场,这种市场定位本身就意味着低营收和低利润。如果说诺基亚在被微软并购前,还在高端市场争夺的话,被微软并购后,微软却放弃了在高端市场的争夺,这从其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后,鲜有高端旗舰机的发布和推广以及在主要智能手机玩家中的ASP最低得到了证明。据相关机构对于去年第四季度全球主要智能手机厂商手机ASP的统计,微软智能手机的ASP仅为186美元,排在苹果、索尼、HTC、三星和LG之后垫底。

正是这种策略使得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之后,微软智能手机Lumia一直在亏损。截止到去年第四季度,微软每售出一部智能手机,亏损高达36美元,而微软之前预定的目标是在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之后,其每售出一部Windows Phone手机,给微软创造的毛利润应高于40美元。

其次是纳德拉采取了向对手平台开放自己应用的市场策略(例如Office、邮件服务等),以期通过此策略来让微软从系统向服务转型。但对于本身就脆弱的微软移动生态系统,为数不多的支撑微软系统(包括Windows Phone)的所谓生产力软件应用的开放,使得微软手机的价值大幅缩水。要知道从消费应用的角度,微软Windows Phone与Android和iOS相比,无论是应用数量还是体验上均存在较大差距。最大的卖点就是生产力软件,但随着这些向对手平台的开放,价值缩水和销量不佳自在情理之中。试想一下,如果市场和用户通过对手的平台(手机)既能得到体验极佳和数量众多的应用,又能有生产力软件的支持,一举两得,谁还会去购买微软的手机呢?更为关键的是,按照之前微软制定的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的理由之一的防范谷歌和苹果妨害应用创新、应用整合、应用分发和应用经济,纳德拉非但没有实现,反而是背道而驰,加入到了谷歌和苹果的阵营,为其推波助澜。(责任编辑:方向)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