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裁员新招:前300名申请离职者奖诺基亚手机
业绩不佳、业务调整、公司并购……诸多诱因激发下的大规模裁员对于各大跨国公司而言绝对是门技术活。显然,微软这一次针对诺基亚的裁员并没做足功课。
在宣布全球裁员后的近半个月时间里,微软中国区方面迟迟未公布裁员方案,以至于引起中国区诺基亚员工的不满,最终上演了“打横幅”的场景。
相比姗姗来迟的诺基亚2013年“N+2”补偿方案,更为有意思的是,那些表现积极的诺基亚离职员工在临走的时候还可以得到一部诺基亚手机作为奖励。
记者从微软方面获取的一份内部邮件显示,为了平衡接待和处理自愿离职计划程序的人员安排,微软特意为每天前300名申请的员工每人发放一部Lumia 630作为奖励,先到先得。
本报记者就此联系微软方面,对方表示暂时无法给出回应。
离职补偿致矛盾激化
7月中旬,微软宣布预计在本财年内裁员1.8万人,而被微软收入麾下不久的诺基亚业务成为重灾区,约1.25万被裁员工来自诺基亚设备与服务部门。
尽管目前中国区官方还未公布最终裁员数字及详细名单,但消息称诺基亚在北京有两个主体,分别是研发中心和硬件手机工厂,前者大约有2000人,后者大约有3000人,裁员后最终留下的只有300人左右。
而一份微软设备事业部中国区管理团队的补偿方案邮件显示,微软承诺在收购诺基亚交易结束(2014年4月25日)之后12个月内,公司将遵循诺基亚2013年的补偿标准(即“N+2”)。
在此之前,微软中国及诺基亚内部流传的补偿方案为“N+6”,而最终宣布的“N+2”补偿方案曾一度引发诺基亚员工的不满。
对于具体的裁员周期安排,上述邮件显示,大部分受影响的员工将会在2014年8月内被通知到,最后的离职日期,是根据不同团队的业务需要而决定,但不会早于9月底。但因为业务需要,一些受影响的团队和个人可能会被要求工作到9月之后,不过预计不会晚于12月底。这也意味着此次中国区裁减员工的流程计划会在2014年底前完成。
一位诺基亚中国区员工透露,主导此次裁员的微软公司在业界向来以手段高明著称,事实上,这一次微软从头到尾都没有主动直接点名“裁员”二字,只是鼓励员工主动解除劳动关系。
而对于具体执行的赔偿计划,由于包括微软在内的很多外资企业实行“13薪”政策(年底双薪,每年第12个月时,用人单位向员工多发放一个月的薪水),这次离职的员工最终应该能够拿到的离职补偿是“N+3”。
记者了解到,在这次的自愿离职计划(VRP)中,微软方面表示,为了平衡接待和处理VRP程序的人员安排,避免因为人手短缺和人员集中申请而造成延误处理,特意为每天前300名申请的员工每人发放一部Lumia 630作为奖励,先到先得。
按照微软方面公布的邮件,这一计划已经在8月4日结束。而截至7月30日夜班为止,针对已经申请VRP的员工,每人补发一部Lumia 630作为奖励。
大幅裁员已基本落定
尽管如今的大裁员新闻已经像产品“推陈出新”一样稀松平常,在这方面早已被普及教育良久的诸多中国员工这一次还是没有办法做到心平气和。
有诺基亚员工告诉记者,诺基亚总裁埃洛普曾明确表示,收购一年内不裁员,即使裁员也要按照“诺基亚标准”。但现在公布的“协商离职”标准比诺基亚标准低太多。
“7月30日之前,大家对离职的事情还在观望,但微软提出自愿离职奖励政策之后,大家也就心灰意冷了。8月1日之后,开始签协议的人明显多起来。”上述诺基亚员工解释道。
事实上,微软最终对诺基亚“动手”并不令人深感惊讶。此前,微软就曾承诺将在诺基亚收购交易完成的18个月内削减6亿美元的年度成本。鉴于诺基亚手机的市场表现并未有太多改善,微软似乎只有通过裁员的方式兑现这一承诺了。
据一位已经签署离职协议草案的诺基亚员工透露,微软并购诺基亚之后,大多数员工其实已经做好离职的心理准备,只是在等离职赔偿。“现在基本上已经签得差不多了,我所在的大部门有300多人,明确不签协议的也只有二三十个。”
不过,即使已经签了协议草案,但具体拿到手的赔偿金额上,还有一些员工与公司存在分歧。这一矛盾的焦点聚焦在“N+2”中“N”的具体数值是多少,此前邮件中并未说明。
这背后,在并入微软后,诺基亚员工似乎始终无法对新东家微软产生归属感。而微软的新任当家对于诺基亚业务的兴趣显然并不大。
事实上,自从2月份接任微软CEO的职位以来,纳德拉一直在寻求改造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软件制造商。
如今已经宣布挥刀砍下诺基亚业务的纳德拉此前曾向公司全体员工发送了一份备忘录,称将在新财年“重塑微软”,对公司组织结构进行调整,简化业务流程。
虽然微软公司前首席执行官兼总裁鲍尔默提出的“设备与服务”概念对微软仍有帮助,不过纳德拉认为微软需要的是独一无二的新战略。在这份备忘录中,纳德拉将微软称为一家“生产力和平台公司”,专注于移动和云计算。
(责任编辑:韩杰)-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