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 Scott:微软云计算首席“实践官”
IT企业的IT部门往往是自身产品的首个用户,也常常是最佳用户。微软副总裁兼首席信息官 Tony Scott带领的IT部门就是如此。除了维护构建基于微软技术之上的全球一体化企业IT平台,他的团队还负责在整个公司部署预发布版本的微软产品。
Scott将微软IT部门比作客户的望远镜和实验室,客户可以借此了解最新的技术及应用情况。目前,云计算是Scott的工作表中最重要的内容。因此如果你对应用云计算有诸多困惑,不妨听听他的经验。他的团队已经在用微软Azure云平台部署应用。“我们现在的原则就是云第一。”Scott开宗明义。
80%的应用将在云上
Scott正在带领他的部门采用云技术实现IT架构和治理模式的转型。以业务流程为中心的IT组织结构使微软内部各种各样的信息流得到了优化,这种IT治理模式使IT决策速度更快、效率更高,因此对业务的管理和支撑的效率也大大提高,IT成本则大幅下降。
“在我们转型之前,我就认识到,我们当时IT的治理模式,还有整个IT系统的架构,是相平行的,相互之间没有什么太大的关联。但是在数字化的时代,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围绕信息的流动,因此我就认识到,完全模仿业务部门的组织结构,来搭建相应的IT部门的结构,这种方法行不通,必须要围绕信息流来搭建IT的组织结构。”Scott解释说。
目前,微软已经有5%的应用放在云上;2013年,会有15%的应用放在云上;2015年,将有80%的应用放在云上。
Scott用“20%+10%+50%=80%”这一等式描述未来放在云上的80%的应用,即:50%的应用放在云的虚拟机上,“这50%无需做太多架构的设计,这些应用已经存在于现有的虚拟机环境中,很容易就迁移到云上面,我们只需要做一些非常微小的调整就可以”;20%的应用针对云环境重新设计应用的架构,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云平台上的规模和云技术的能力;另外,还有10%的应用,是全新的在云上开发并且在云上部署的,“这些应用现在还没有,未来会在云上直接编程,直接发布”。
Scott介绍了微软目前典型的云上的应用,比如批量授权的应用。批量授权相当于微软的“收银台”,微软用其管理各项业务的营销的情况。客户可以通过批量授权的应用下载各种产品和服务的密钥。可以想象,批量授权的应用对系统处理能力以及灵活度都要求非常高,需要庞大的系统做支撑,云计算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非常契合这一应用的需求。“我们现在就在借助云平台来支撑这项业务的不断发展和壮大。”Scott说。
再如另一项应用——绩效管理。在微软,每年有两次员工绩效评估。可以想像,每年的那两次评估对IT系统的处理能力、容量要求是非常高的,但是在不做绩效评估的时候,这项应用对IT的需求就少得多了。Scott表示:“一年当中不同的时候,企业对IT资源的需求是有波动性的。云计算是非常好的IT方法,来解决业务部门所面临的难题。”
对于微软这样的企业,研发可以说是最主要的业务了。微软在雷蒙德实验室建立了虚拟云平台,解决了这一业务对IT系统的挑战。在部署云平台之前,在传统的分散式的IT环境之下,技术人员要做开发和测试,对IT资源的要求非常高,资源消耗也非常多;在分散式的环境下,计算能力、处理能力没有办法进行很快的扩展,因为IT的研发都是以孤岛式的方式开展的,而且IT系统利用率达到临界值就没有办法提升了。
微软在雷德蒙实验室建立了虚拟云平台后,微软实验室的软件开发人员,利用云平台获得了更高的灵活度和处理能力。他们可以根据实际开发需求,自助地选择需要多大容量、多大存储能力、多少带宽以及想用多长时间。
Scott认为,推进云计算的最大挑战是帮助开发人员进行方法论上的转变,这也是他目前所有工作中最具挑战性的。“我们要使内部开发人员整个开发方法发生变化,从传统的开发方法转变成为基于云平台的开发方法。”Scott说。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