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云计算 > 技术 >

基于ITIL的云计算实施方案

来源:万方数据 作者:秩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3-08 07:47 
核心提示:云计算的出现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云计算架构,对于提供信息服务、降低IT管理复杂性、促进创新以及通过实时工作负载均衡来提高响应能力,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模型。

1 引言

过去的十年中,大部分的企业在IT系统的投入几乎成为天文数字,厂商每天都在利用自己的IT技术为企业内不同的部门开发适合他们的应用系统。比如说为销售部、会计部或者是人力资源部、营销部、研发部门甚至是后勤部门,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独特的应用,以维持自身的运营。每个部门经理都认为这些系统在为他们确保竞争力。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出现的各种自相对独立的应用系统给IT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用户开始通过各种手段包括:人工处理、制定流程甚至在各个系统之上一层一层的加上程序进行集成工作和管理。希望通过这些方式建立起一个完整的IT环境。但结论是这样实现的过程及其昂贵,而且形成了一个在不断变的迟缓和整个IT运行效率降低的应用环境。

问题的不断暴露,使得企业对待IT管理的态度也发生了急剧的改变,企业的决策者开始认可建立起一种长期的、能够通过自动化和流程的再造实现成本削减的目标和战略。

云计算的出现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云计算架构,对于提供信息服务、降低IT管理复杂性、促进创新以及通过实时工作负载均衡来提高响应能力,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模型。它能迅速发布应用程序,也能随需扩展应用程序,使得瞬间在成千上万台服务器上扩展应用程序成为可能。

但是企业实现私有云也有巨大的风险,即IT开支只是从硬件转移到运营,而非实现期望的全面支出减少。其它问题,例如始终遵循标准流程、实现可伸缩性和维持合规,常常给经常只是在其具体IT运营中实现此类运营成熟度的客户带来挑战。因此,我们需要将服务管理的严格性带到云计算,以求能有效地中和这些风险并确保客户能够安全、经济地执行战略性运计划。

2 云计算概述

云计算是并行计算(Parallel Computing)、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和网格计算(GridComputing)的发展,或者说是这些计算机科学概念的商业实现。

2.1云计算的定义

云计算现在还没有统一标准的定义,一些大公司在自己的技术文档里给出了自己的定义。例如云计算在IBM的文档中对云计算的定义是:云计算一词用来描述一个系统平台或者一种类型的应用程序。一个云计算的平台按需进行动态的部署、配置、重新配置以及撤销服务等。

从企业私有云的角度,云计算就是通过使计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而非本地计算机或远程服务器中,企业数据中心的运行将更与互联网相似。这使得企业能够将资源切换到需要的应用上,根据需求访问计算机和存储系统。

2.2云计算的特点

超大规模:“云”具有相当的规模,Google云计算已经拥有1 00多万台服务器。企业私有云一般拥有数百上千台服务器。“云”能赋予用户前所未有的计算能力。

虚拟化:云计算支持用户在任意位置、使用各种终端获取应用服务。所请求的资源来自。云”,而不是固定的有形的实体。应用在。云”中某处运行,但实际上用户无需了解、也不用担心应用运行的具体位置。只需要一台笔记本或者一个手机,就可以通过网络服务来实现我们需要的一切,甚至包括超级计算这样的任务,满足企业员工工作的自由化。

高可靠性:“云”使用了数据多副本容错、计算节点同构可互换等措施来保障服务的高可靠性,使用云计算比使用本地计算机可靠。

通用性:云计算不针对特定的应用,在“云”的支撑下可以构造出千变万化的应用,同一个。云”可以同时支撑不同的应用运行。

高可扩展性:“云”的规模可以动态伸缩,满足应用和用户规模增长的需要。

极其廉价:由于“云”的特殊容错措施可以采用极其廉价的节点来构成云,“云”的自动化集中式管理使大量企业无需负担曰益高昂的数据中心管理成本,“云”的通用性使资源的利用率较之传统系统大幅提升。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相关新闻>>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