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云计算容易被忽视的五大隐形成本(2)
云端备份和恢复的问题
二、云端备份和恢复的问题
调查报告也揭示了云计算备份和恢复的复杂性。 Dave Elliot说:“很多企业在仓促地转型云计算的过程中, 并没有认真考虑备份和恢复的重要性。 61%的受访者采用2到3种方案来来备份他们物理的, 虚拟的以及云端的数据。 这样做的效率很低, 而且会导致学习成本的上升”
此外, 43%的企业(47%的大企业和38%的中小企业)都曾经“丢失”过云端的数据。 这里的“丢失”可能是企业丢失了数据, 也有可能是云服务商删除或者是丢失了数据。 更糟糕的是, 68%的企业都遇到过丢失数据恢复失败的问题。
这里的恢复失败, 包括那些最终恢复了, 但是没有按照企业的要求及时恢复的情况。 超过22%的企业声称, 从云端数据灾难中恢复数据需要超过2到3天。
三、低效的云存储
云存储的简单性导致了隐性成本的增加。 很多企业喜欢云存储的原因是, 你可以只支付你需要使用的成本。 理论上是这样的, 然而, 这需要企业非常有效地管理存储的数据。 事实上, 企业存储数据的使用率一般超过50%。 然而, 在云存储方面, 数据的使用率要低得多。 平均只有17%。 大企业要好一些,平均能到26%的使用率。 而中小企业的云存储数据的使用率只有7%。 而且, 50%的企业承认, 它们对云存储的数据基本不进行重复数据删除。
四、合规性和电子物证的要求
Dave Elliot说:“很多组织都对采用云计算后云端数据管理的合规性表示担忧, 他们特别地对转为云计算后如何证明其合规性表示关注。 23%的企业都因为隐私泄露的问题被罚过款。 随着越来越多的数据转向云端, 也将会有更多的法规来规范如何管理云端数据。 因此, 你需要从整个组织的合规性要求方面来考虑云计算的问题。”
调查报告显示49%的企业担心如何达到合规性的要求, 53%的企业不知道如何去证明他们能达到合规性。
此外, 企业对云计算如何能满足电子物证也表示担忧。 三分之一的企业表示曾经受到过提供云数据电子物证的要求, 而其中的三分之二的企业没有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供而遭到罚款或者带来其他法律风险。 51%的企业没有办法找到所要求的数据。
五、数据传输的问题
管理不断增加的SSL证书本来对企业来说就是一个麻烦的问题。 云计算加重了这一问题。 云端的资产, 如个人信息, 交易信息, 财务信息等, 在传输的过程中, 需要SSL证书来保证传输的安全。
SSL加密是云计算的一个基石, 企业必须有效地管理SSL证书。 然后在调查中, 只有27%的企业认为管理与云相关的SSL证书比较容易。 大部分企业都认为相当复杂。 40%的企业不能确定他们的云服务商的SSL证书管理, 可以达到企业内部关于SSL证书管理的要求。
如何避免这些隐性成本呢, 企业IT经理们需要遵循下面的四条原则:
第一,重点抓好IT政策和规定制定和人员的教育, 而不是技术和平台本身。
第二,严格政策, 规定的执行和监督。
第三,采用平台无关的工具, 减少迁移成本
第四,删除云端重复数据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