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云计算 >

拿云时代檀林:私有云在企业云计算市场渐入佳境

来源:比特网 作者:睿商在线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3-01-27 14:21 
核心提示:新PC(个人云)焦点由客户端设备转移到通过与云平台连接各种设备提供云服务。由此搭载各种Android版本的平板电脑发货量肯定超过iPad,苹果在重蹈微软在个人电脑领域覆辙;Windows 8将为微软守住一部分企业阵地,但这取决于微软能通过Azure留住多少企业应用开发者

去年初Enomaly创始人即Virtustream高级副总裁Reuven Cohen预测,中国云计算服务市场未来两年要产生盈利须先集中发展私有云。这个预测在2013年将得到印证。今年将是虚拟私有云Virtual Private Cloud)在企业云计算市场渐入佳境的一年。更多企业用户认识到云计算价值,并逐渐将关键业务系统向云环境迁移。由专业第三方提供服务且严格遵守企业安全合规性要求和数据、应用隔离的虚拟私有云服务是其最好选择。

云中介服务进入主流市场

云中介服务终于进入主流市场。此前Reuven Cohen 提出SpotCloud 云计算交易中介和清算市场概念时,人们还半信半疑,认为云计算中介服务模式是又一炒作概念。而2012年Amazon开始提供实例集市(Instance Markets),允许AWS用户销售购买其他用户的计算能力,亚马逊已接过Enomaly曾高举的云中介大旗,俨然向云计算时代的“银行”与“交易所”迈进。

最近Terramark等公有云大腕也加入到提供云中介服务阵营。作为云中介市场概念开启者Enomaly自被VirtuStream收购后,其SpotCloud已从面向云服务商的云中介平台演变为更符合VirtuStream自身企业级混合云客户群体的xStream中的一部分。但有一些新的公司如 Gravitant等在Cloud Brokerage领域继续扩展产品和服务,他们将比Amazon的服务更具中立性。

在企业内部,随着越来越多的上游IT技术供应商转变成云服务的提供商,而下游的业务合作伙伴也越来越多地采用云计算应用来相互连接,企业IT部门将承担起另一种跨异构云计算服务为企业内部客户和外部客户提供统一云服务开通和管理的企业“云服务中介(CSB)”的角色,这是在云时代IT部门的一种服务转型。而不能转型的IT部门将被专业的第三方云集成和云中介服务所替代,整个IT服务的价值链将围绕云计算技术在企业的所采用广度、深度和速度而被重构。

行业社区云将获得发展

2013年许多逐渐成熟的行业社区云将获得发展。如专门针对医疗、金融、零售、物流和制造业的行业社区云服务平台,更好地针对各行业特定的业务流程、安全与合规性要求提供从云计算基础设施(可以是在行业社区云平台上提供给不同企业的虚拟私有云)到行业云应用市场或API Store及大数据分析服务的全供应链云服务。如面向中小金融企业,满足远程异地容灾合规性要求的云容灾服务,就可以依托金融行业社区云服务平台来提供,这将比企业自建或分别找不同的普通公有云服务提供商来提供一般性的云容灾和数据备份服务,更为靠谱。毕竟行业社区云服务提供商更了解特定行业的业务规范和技术特点,能够提供更为专业的行业相关技术服务。

针对中小企业的云计算应用服务(SaaS)将采取一种智能移动终端优先的产品发布和服务交付模式,而针对大型企业的云计算应用服务将向企业私有应用市场(Private App Store)发展。另外,专门提供移动后台即服务(mobile backends as a service)的移动应用开发和交付平台(一种移动PaaS)将成为开发者的热门。

云与移动互联网融为一体

针对边界(虚拟机)、数据、身份和应用的各种云安全技术将更成熟。云与移动互联网已融为一体。PC将代表“个人云(Personal Cloud)”。新PC(个人云)焦点由客户端设备转移到通过与云平台连接各种设备提供云服务。由此搭载各种Android版本的平板电脑发货量肯定超过iPad,苹果在重蹈微软在个人电脑领域覆辙;Windows 8将为微软守住一部分企业阵地,但这取决于微软能通过Azure留住多少企业应用开发者。

虽然HTML5跨移动设备应用性能不如Native 应用理想,但随着处理能力不断提升,HTML5的应用最终将成为企业移动应用主流;但眼下开发者还是不得不针对3种不同的技术架构来开发移动应用;企业私有App Stores将作为BYOD趋势的配合,而RIM也想借这一趋势而咸鱼翻身。

另外物联网应用的发展前景在于传感器产生的大数据和对这些数据的实时采集、处理和分析能力;企业社交网络将成为新的整合企业内部应用和连接更多外部社会化企业应用的新平台,它将是兵家必争之地。

同时,社交图谱和信息图示代表着大数据时代的新型数据展现(Data Visualization)形式。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