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云计算 >

云计算领衔多点突破 IT业重构竞争格局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作者:戈清平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3-01-07 18:49 
核心提示:对PC行业而言,用“全面垮掉”来形容刚刚走过的2012年并不过分。权威调研机构IDC对2012年全球PC市场增长情况的预测是增长率不足1%,原因很简单:在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双重冲击下,用户实在找不到再一次购买PC的理由。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回顾2012年的IT产业,前行仍是大方向,但过程中充满了各种离奇。在前行中,大部分企业为了盈利开始转型,把各项业务的重心放到如何盈利上,因为“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这一年,IT产业的发展就像是一部电影,跨越、沉浮、合作、恶斗等这些好莱坞大片的要素都在IT产业圈内不断上演。

云计算加快落地步伐

2012年是国内云计算产业风起云涌的一年,云计算经真正从概念走向实际应用。相比2011年国际IT巨头主导云计算的发展,2012年国内产学研各界纷纷加入云计算产业生态的打造中,积极推动我国云计算产业的快速发展。

“只有互联网企业才能做云计算,因为云计算必须具备互联网基因。”阿里云计算公司业务总经理陈金培道出了2012年很多互联网企业做云计算的原因。

事实上,从2009年开始,阿里巴巴集团就发现我国的互联网环境已经开始有所转变,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已经让用户开始有云计算的需求,企业也开始真正做云计算,而不是炒作概念。阿里巴巴顺势推进,成立了阿里云计算公司。

“2012年是阿里云云计算实践元年。阿里云陆续推出了各种云计算服务,包括云服务器,开放存储服务OSS、关系型数据库RDS、开放数据处理服务ODPS、开放结构化数据服务OTS在内的数据存储与计算服务,以及云引擎、云监控、云盾、云搜索、云地图、云邮箱、风云令等一系列产品。”陈金培说,这些产品赢得了用户的青睐,大批用户开始选择阿里云云计算为其公司服务。

除了阿里巴巴集团外,百度也于2012年9月推出了集合云存储、相册及通信录等应用的“百度云”服务,正式进入云计算领域。而在此前,盛大、腾讯等互联网企业都已经推出了基于云计算的业务。

除了互联网企业发力外,政府也在积极推动云计算的发展。2012年,科技部发布了首个部级云计算规划《中国云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规划》提出,到“十二五”末,我国要在云计算的重大设备、核心软件、支撑平台等方面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形成自主可控的云计算系统解决方案、技术体系和标准规范,在若干重点区域、行业中开展典型应用示范,实现云计算产品与服务的产业化。

对于国内企业而言,这是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是一个重大的机遇。因为大批企业的云计算实践正使得全球IT产业面临竞争格局的重构,我国IT产业正在迎来一个能够改变落后与追随状态的战略机遇期。

集体向移动互联网迁移

2012年IT企业不再只是强调移动互联网的价值,而是真正沉下心来向移动互联网领域迁移。

从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巨头的实践来看,争抢移动互联网的入口是2012年最重要的事情。

在智能终端领域,移动互联网跑马圈地的大戏如火如荼,奇虎360、百度、盛大、阿里巴巴、网易、小米等企业纷纷推出手机,目的均是为了通过终端内置应用以争夺移动互联网的“流量入口”。但从结果来看,2012年只有小米一家公司稍显成功。

另一个入口则是浏览器,这方面UC手机浏览器开始真正挑战腾讯手机浏览器的霸主地位。UC还于2012年1月受邀加入万维网联盟(W3C),成为我国首个受邀加入该国际组织的移动互联网企业,参与互联网技术标准的讨论与制定,推动以HTML5为代表的新技术标准在中国落地。

腾讯向移动互联网迁移的主要手段是发展微信。因为微信之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腾讯,就好比QQ之于PC互联网时代的腾讯。2012年,腾讯凭借一款微信产品打通了“任督二脉”,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睥睨天下、傲视群雄。

虽然这些企业抢占了移动互联网的入口,但并没有找到合理的商业模式。不过,它们在手机游戏领域已经开始有突破,因为手机游戏照搬了个人计算机(PC)时代游戏行业的商业模式。

移动电商在盈利模式方面已经崭露头角。在“光棍节”促销活动中,天猫总裁张勇称,其191亿元的金额中来自无线支付的有近900万笔,规模增长了5.26倍,占总交易笔数的8.5%。

另外,“基于位置的服务(LBS)+线上到线下(O2O)”的模式正成为移动互联网领域的热点,其中与餐饮、购物为主的电商企业开始大放异彩。

向移动互联网迁移是2012年很多互联网企业的重要举措,迁移已经开始,2013年仍将继续。

PC行业“全面垮掉”

对PC行业而言,用“全面垮掉”来形容刚刚走过的2012年并不过分。权威调研机构IDC对2012年全球PC市场增长情况的预测是增长率不足1%,原因很简单:在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双重冲击下,用户实在找不到再一次购买PC的理由。

虽然联想夺取了全球PC霸主地位,但利润趋低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联想在逐步扩大平板电脑等产品线,希望能增加更多盈利点。

过去PC销量宝座上的常客惠普2012年也遇到了很多麻烦,巨亏上百亿美元,股价跌至10年来新低。2012年惠普仍在寻找突围之道,希望能向软件业转型。

而一心向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的戴尔2012年甚至已经不愿意再多谈论PC业务了,戴尔的重心是通过收购不断丰富旗下解决方案,希望完成全面转型。

事实上,PC终端的“全面垮掉”只是整个PC产业链沦陷的缩影。从PC产业上游来看,2012年虽然微软发布了新一代操作系统Windows 8,英特尔也推出超极本电脑,但这两个霸主推出的产品并未如过去一样受到用户热捧,反而让用户失去了兴趣。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微软和英特尔的产品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被拥有更好体验、更方便使用的苹果产品所吸引。

从PC产业链上端和下端企业的境遇可以看出,2012年PC产业已经“全面垮掉”。可以说,是苹果公司的创新改变了人们对PC产业的认识,让过去所有的规则随之改变。

大小电商“冰火两重天”

大促销、价格战是2012年电子商务领域最火热的话题。

在“光棍节”当日,阿里系淘宝网和天猫合力交易额达191亿元,加上其他电商企业的贡献,当日电商成交额已突破300亿元,创造了电商消费神话,显示出电商这一商业模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这一商业模式加速向传统产业渗透的步伐,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开始试水电商。

除了搞促销外,为吸引更多消费者到自己的平台上消费,开始只有几家企业参与的价格战逐渐演变成整个行业的混战。最引人关注的要算京东商城与国美电器网上商城、苏宁易购的价格战,而此次价格战最终因国家发改委的介入而停止,并被认定为一次商业欺诈。虽然被终止,但价格战仍是电商抢夺市场的主要策略,因为价格战是最吸引眼球的商业方式,即便可能达不到预期,但对品牌宣传仍能起到积极作用。

从大促销和价格战来看,参与进来的都是一些综合型的大电商企业,他们具有的典型特征是财大气粗,善于使用市场策略和公关手段,每次都能以“成功”收场。

相对于那些大电商企业而言,一些中小电商企业的日子就没有那么好过。受国内外经济形势趋紧的影响,2012年资本市场对电商的热情降至冰点。2012年3月唯品会“流血”上市,首家上市的电商企业麦考林发行价也跌破1美元。与之相对应的是各个中小电商持续亏损,盈利遥遥无期。更有一些电商倒下了,一些电商被收购了,还有一些电商通过裁员等方式进行自救,甚至曾经创造我国互联网公司市值神话的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在2012年也选择了退市。

对于电子商务市场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很多人看到电商的造富神话加入进来,但进来后才发现一切并非想象的那么美好,于是各种洗牌、动荡交叉进行,也推动这个市场最终形成一个健康的发展秩序。

实际上,电商的特性决定了其用户转换成本会较低,建立市场壁垒的难度会很大,要通过规模效应才能获取竞争优势,这不是一些小公司或刚进入的公司在短时间内能做到的,因此电商行业中只会形成2-3家平台型的大公司。剩下的怎么办?业内人士认为,“小而美”会是一个方向。因为整个市场仍需要那些专注于某个细分市场的公司,这些电商能够提供差异化的产品或服务,避免了直接与大的电商平台进行价格竞争。这些细分市场虽然整体规模不大,但具备较高的利润率,也将获得足够的生存空间。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