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云计算 >

陈金培:阿里云打造数据为中心的云计算

来源:论坛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3-01-07 18:13 
核心提示:对于阿里巴巴集团到底投入了多少资金支持阿里云的发展,陈金培说,他自己也不知道。阿里云在成立之初,阿里巴巴集团就没有想过阿里云要创造多少营业收入,阿里云的工作就是把技术做得更极致,更能适应企业的需求。

杭州西湖国际大厦,阿里云公司总部,阿里云云计算公司业务总经理陈金培坐在记者面前,回望阿里云2012年的云计算实践,回望整个中国云计算发展的轨迹。

对于2012年阿里云的整体表现,陈金培说可以打80分。“80分是因为有很多公司已经把业务放在阿里云平台上了,没得到的20分是因为我们的产品还未做到极致,服务体系也不是很完善,这将是2013年我们努力的方向。”陈金培表示,“阿里云的目标是打造互联网数据分享第一平台,成为以数据为中心的云计算服务公司,将云计算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服务。”

被逼出来的云计算服务能手

一家专注于电子商务的公司为何要做云计算?这是2009年10月阿里巴巴集团宣布成立阿里云公司时人们产生的疑问。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陈金培谈到了当初阿里巴巴集团成立阿里云公司的初衷。 他说,成立当初阿里云公司并不是为了做云计算,更不是为了打造一个公共的云计算服务平台。“我们做云计算是被逼出来的。”陈金培解释说,阿里巴巴集团经过数年的发展,业务规模已经很大了,特别是在2007-2008年间,无论是IBM还是甲骨文都难以为阿里巴巴集团服务。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阿里系淘宝网、支付宝以及商对商(B2B)三个平台的可持续发展,阿里巴巴被逼成立了云计算服务公司。

“2009年我们发现,不仅阿里巴巴集团需要云计算,整个社会都需要云计算。所以我们希望为整个社会打造一个互联网经济的新基础设施,希望用户能像使用水、电、煤气一样使用云计算。”陈金培表示,阿里云现在不仅为阿里巴巴集团服务,而是扩充到整个社会,可以为任何有需求的公司提供云计算服务。

对于阿里巴巴集团到底投入了多少资金支持阿里云的发展,陈金培说,他自己也不知道。阿里云在成立之初,阿里巴巴集团就没有想过阿里云要创造多少营业收入,阿里云的工作就是把技术做得更极致,更能适应企业的需求。

云计算实践元年的大手笔之作

“2012年是我国云计算实践的元年,因为通过开发者和阿里云的共同努力,云计算在我国已经实实在在地可以为很多用户提供现实的服务了。”陈金培表示。

事实上,除了阿里云外,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巨头都推出了各种各样的云计算服务,云计算应用在我国已经“遍地开花”。

对于如此众多的企业加入云计算服务行列是否会对阿里云构成威胁,陈金培不以为然,反而觉得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是用户和整个产业的喜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做云计算,对用户而言意味着有更多的选择;对云计算提供商而言,也可以互相学习,共同为用户提供更多更好的体验。因为这个市场很大,仅凭现在几家公司还难以瓜分。”

“2012年上半年,阿里云推出了开放存储服务OSS、开放结构化数据服务OTS;2012年年中,阿里云开展了‘站上云端’项目,通过多项优惠措施扶持中小网站迁移到云服务器上,陆续推出了自定义配置等业内领先的产品;同期,阿里云投入100万元,举办了开发者大赛,在多个城市举办‘云能量沙龙’,有2000多名开发者报名参赛。”对于2012年阿里云的云计算实践,陈金培如数家珍。

在陈金培看来,阿里云云计算的最大魅力不仅是帮助阿里巴巴集团解决各种技术困难,更在于它帮助我国数以万计的中小企业和创业者降低了成本,并能够满足不同企业的需求,帮助企业把主要资金和精力都专注在主要业务上。

类谷歌和亚马逊模式却更胜一筹

“云计算的本质是大规模、低成本、以服务方式运营。阿里云云计算服务就是采用同一套系统支持尽可能多的在线和离线服务,这类似于谷歌;同时阿里云云计算又以公共服务的方式对外提供服务,这又类似亚马逊。”陈金培说,阿里云云计算像谷歌和亚马逊,但又不同于两家公司,主要表现在阿里云不但为整个社会提供云计算服务,还会为阿里系服务,这是亚马逊不具有的功能。特别是阿里云是以数据为中心的云计算,挖掘数据背后的价值,从而让云计算贴上数据的标签,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正因为阿里云是基于统一的基础架构,所以阿里云提供的云计算服务具有广泛的覆盖面,可以真正地作为IT基础设施服务各个行业。”陈金培表示。

对于2013年的规划,陈金培心里早已有底。他说,2012年用户使用他们的产品还比较单一,很多人只会使用诸如云服务器这一种产品。2013年他们将在整个产品的设计上,让用户更容易把几个不同的产品组合起来使用,变成一个整体解决方案;另一方面,还将丰富产品线,满足用户更多需求。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