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光谷落子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打造多元产业链
“有光,世界才精彩”。日前,第九届“国际光电子博览会暨”(简称光博会)在武汉拉开帷幕。这已经是中国光谷第九次举办这一会议。今年,这一会议更具别样意义——“聚全球资源、做世界光谷”的平台。
光博会期间,东湖高新区颁布《东湖高新区加快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实施方案》及《若干意见》,旨在贯彻国务院批复的打造世界光谷精神,方案重点支持代表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方向的前沿技术和新兴领域,以及对完善东湖高新区光电子信息产业链具有重大作用的关键领域和环节。
东湖高新区企业服务局局长马云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东湖的“一三一产业发展规划”:一是光电子信息产业;三指生物、高端装备、环保节能战略信息产业;最后的一指的是现代服务业。
为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光博会特意举办包括2012中国云计算最佳应用实践巡展、国际激光技术及产业合作、宽带中国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数字家庭、LED等12场国际级主题论坛。
其中,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承办了最为热门的云计算、数字家庭、地球空间信息、光电产业及投融资四项论坛,为完善光谷产业的诸多环节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平台。
云计算的应用创新
“世界光谷”无疑是在向硅谷膜拜。二者的区别十分明显:硅谷是世界新兴产业的主要生成地,光谷大部分基因是集成发展新兴产业。光谷对硅谷高新技术项目的渴求从未低迷过。
随着信息技术创新的不断深入和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产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罗文指出:“云计算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有效促进行业生产方式变革,加速信息产业和信息基础设施的服务化进程,推动信息服务的社会化,集约化和专业化。”
以云计算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服务正在政府、通信、教育、医疗、金融、石油石化和电力等重点行业不断的深化应用,将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发展起到关键作用。云计算无疑是光谷完善产业环节的最佳选择。
“云计算产业链由基础设施层、平台与软件层、运行支撑层及服务层四部分组成,”赛迪顾问副总裁,云计算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孙会峰指出:“目前国内50%以上的投资都在基础设施层,这种产业结构还需政府优化。”他指出,服务应用层才是云计算的核心价值所在,基础设施层的建设应该尽可能向“高纬度、富能源”地区迁移。
诚然,2011年,中国数据中心耗电700亿度,占全国总耗电量的5%,是美国的三倍。“政府层面应该避免数据中心的过热风险。”孙会峰建议:“各地应该根据自己的基础产业发挥云计算的作用。”
比如,孙会峰建议,武汉拥有全国唯一的地理空间信息基地,完全可以据此发展“空间地理云平台”,提供空间地理位置信息服务。首先,武汉拥有大批从事地理空间信息的骨干企业以及研究机构,能够带动云应用的创新、推广;其次,云计算可以带动从技术研发、设备制造、平台集成、运维维护、内容服务多个环节的逐步完善。
作为“光博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中国云计算最佳应用实践巡展自7月26日启动以来,已成功举办2站。在巡展启动仪式上,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云计算专业委员会正式发布了《中国云计算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指导规范(1.0)》,对推动我国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健康理性发展、促进云计算应用创新有积极的意义,引起巨大反响。
北斗产业化
与此同时,中国地理信息产业也迎来了有一个发展机遇: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在太空棋盘上的最后落定,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最终建成,北斗产业化也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
光博会期间,科技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承办了“第四届武汉国际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及产业发展论坛”。
“作为中国自主建设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已对中国经济和社会众多方面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赛迪顾问副总裁李珂介绍:“它的建设和营运也已逐步成为我国卫星导航产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且这种推动作用还在逐步增强,推动着产业的爆发性增长。”
据赛迪顾问统计,2011年中国北斗卫星导航产业规模达到85.96亿元,同比增长43.2%。北京、上海、陕西、山东、江苏、浙江、广东、四川、重庆等地北斗产业已初具规模,并在气象、渔业、交通、水文、林业、救援、通信、电力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当然,北斗在系统性能上与GPS还存在不小差距,且北斗终端价格是GPS的数倍,这制约着北斗的产业化进一步发展。”李珂指出:“北斗产业在芯片、成本乃至外观上仍有待优化。”
■观点
我国政府将云计算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方向,云计算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有效促进行业生产方式变革,促进终端设备换代升级,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加速信息产业和信息基础设施的服务化进程。信息技术服务正在政府、通信、教育等行业不断深化,将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 罗文
目前国内50%以上的投资都在基础设施层,这种产业结构还需政府优化。服务应用层才是云计算的核心价值所在,基础设施层的建设应该尽可能向‘高纬度、富能源’地区迁移。政府层面应该避免数据中心的过热风险。武汉拥有全国唯一的地理空间信息基地,完全可以据此发展‘空间地理云平台’,提供空间地理位置信息服务。
——赛迪顾问副总裁云计算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孙会峰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