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项目不再难申请 投资回报有依据
又到了跟首席财政官(简称CFO)申请云服务资金预算的时候了,世道艰难啊,项目不好批。公司预算的蛋糕就这么大,各位准备好跟其它部门的主管们展开竞争了吗?财务管理者们最希望看到的是投资回报率(简称ROI),缺乏强有而力的证明肯定很难从这帮家伙手里抠出钱来。现在好了,一篇题为《从客户角度计算云服务投资回报率》的文章横空出世,为我们这些苦哈哈的技术人员指明了出路。只要一步步按照文章指导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我们就能得到云服务(无论是公共云还是私有云)物有所值的上佳证据。
由IT安全及审计专家组成的ISACA机构日前对云计算投资回报率进行了系统调研,并根据计算得出了确切的财务支出与效率回报结果。“我们在计算过程中考虑到了投资成本与预期收益两大关键要素,并得出了令人欣慰的评估结论,”报告指出。
云计算投资回报报告的作者之一,比利时IT企业Smals公司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兼ISACA比利时分部总裁Marc Vael给出了更加详细的解释。他认为,计算公式的出现是为了帮助企业用户正确定义云技术领域的“投资收益”。举例来说,如果云计算项目的引入所带来的成本节约与新增收益总额预计为90万美元,那么减去投资成本后的实际净收益为30万美元。再除以投资成本60万美元,即可得知该项目的投资回报率为50%。
“投资收益”这个变量包含的概念很多,例如“代替了基础设施或设备维护人员”等传统企业网络所必需的执行要素。此外,“新的营收”前景也应该被考虑进来,因为云平台供应商所带来的服务及应用程序可能会赋予企业前所未有的“广泛市场号召力”以及“全球影响力”,Vael指出。这也正是IT专家一直致力于说服企业决策层积极接受云类方案的重要原因之一。
ISACA公布的云计算投资回报率指南还提供了一份详尽的云计算潜在支出清单,其中列举了前期投入、追加支出以及项目终止成本等一系列值得认真探讨的云服务开销项目。企业在迎接“云时代”时所面临的不仅仅是“技术准备”工作,业务环境变化、供应商管理水平等因素也是可能影响项目费用的重点内容。此外,“项目终止成本”也是开销中的大头,一旦我们出于各种原因需要将业务恢复到企业内部设施或其它供应商处,所带来的支出也要加以准确评估。
总结了这么多现实问题,下面我们共同来寻求解决办法。有些问题所涉及的具体财务信息会包含在企业用户与云服务供应商的合约文件当中,但还有一些需要我们花点心思才能搞到手,Vael解释道。在这份指南文章中,作者还提到了“商业挑战”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例如与企业现有IT基础设施不兼容、安全性及一致性问题、供应商依赖等云技术领域的焦点问题。
ISACA云计算投资回报指南旨在涵盖与云技术相关的各类服务模式,其中包括基础设施即服务、平台即服务以及软件即服务等等。它将云服务划分为私有、社区、公共及混合四大类型,并分别评述了各类型在部署方面的异同。
围绕云计算展开的其它主要财务概念为“总体持有成本”(主要包括"采购、操作及维护等项目的总体支出")以及“净现值”,所谓净现值,是指“早期资金投入项目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价值缩水现象”与“内部回报率”的加权考量。ISACA指南同样为这些标准提供了计算公式。
尽管把一切财务投入都严格按照公式计算似乎有些矫枉过正,但大家始终应该牢记一点:当IT部门或其它业务部门站在企业CFO或者高管层面前为自己争取经费时,计算结果是对方最容易接受、也最能打动人心的武器。对于某些对技术投入嗤之以鼻的糊涂领导,我们需要严谨的结论作为后盾,Vael表示。他同时建议大家尝试在企业中寻找“中立的一方”,并从他们的立场出发审核预算方案。这样才能确保每个人所提交的预算都能以同样的方式进行计算,真正让假想中的“美元”从规划阶段就统一起来。这样一个公平公开的竞争环境是帮助企业制定正确决策的重要辅助机制。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