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云计算 >

网络教育搭上“云计算” 前景广阔

来源:慧聪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07-26 15:00 
核心提示:但纵观网络教育的发展历程,并非一帆风顺。从网络教育刚刚兴起时,只要进入均能获利,到后来同质化严重、竞争加剧、学员剧增以及需求不断提升所致的重重压力,很多传统的网络教育企业陷入尴尬处境。

新型网络教育兴起

互联网打破了教育“校园围墙”的时间、地域限制,这为网络教育行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无限的空间。目前,网络教育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渠道已被广泛接受。据统计,2008年中国网络教育市场规模同比增长23.9%,达到352亿元,预计在201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723亿元。

网络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反映了现代的教学理论和先进的教学思想,它不受传统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的束缚,而是依托信息化的教学环境,教学系统和教学媒体,体现各教学要素之间紧密联合的关系,形成相对稳定的教学结构模式。

相对于传统教学来说,在网络教学中,老师的角色由知识讲解员,传道授业者转变为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学生网络学习的领航者,学生建构意义的促进者。而学生的位置也将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学生将会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学习过程中真正的认知主体。随之而改变的还有教学过程,它将由原来的知识归纳型或逻辑演绎型的讲解式教学过程转变为创设情境、协作学习、会话商讨、意义建构等新的教学过程。

网络教育发展遭遇瓶颈

但纵观网络教育的发展历程,并非一帆风顺。从网络教育刚刚兴起时,只要进入均能获利,到后来同质化严重、竞争加剧、学员剧增以及需求不断提升所致的重重压力,很多传统的网络教育企业陷入尴尬处境。“主要是原有网络学习平台已经落伍,面对迅速增长的市场,技术却有些后继无力。”在“2012中国远程教育创新与应用论坛”上,新东方在线CEO孙畅表示:“互联网技术在网络教育领域并没有起到足够大的作用,也未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可以看到,现代网络教育时至今日,网络教育需要寻找新的技术作为驱动,而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出现以及创新为网络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再次起跳的契机。一些学校、教育培训机构都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一点,正在加快追赶云计算的脚步。

“教育云”给力网络教育

云计算在教育领域中的迁移称之为“教育云”,是未来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架构,包括了教育信息化所必须的一切硬件计算资源,这些资源经虚拟化之后,向教育机构、教育从业人员和学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该平台的作用就是为教育领域提供云服务。

云计算能为学校提供可靠和安全的数据存储中心。在病毒猖獗的互联网时代,数据存储的安全可靠越显重要。而信息安全的问题在专业人员欠缺的学校特别突出。学校使用云计算服务,数据储存在云端。因此无需担心病毒的入侵和硬件的损坏导致数据丢失。

云计算让数据共享更便捷。云服务可以传递给每位教师和学生一个虚拟的个人电脑桌面。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家中,也不管使用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或是手机,接入云端后,都会获取到同一个虚拟桌面,就像使用同一台电脑的系统。因此你可以在任何地方继续你的工作,也可以在多种设备见共享你的数据。同时启用云计算服务提供的共享机制还能轻松把文档与其他人协作共享。你可以把未完成的写作带回家,也可以与伙伴一起协同完成教学设计文本和演示文档,并同其他教师分享。

“云计算”将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提供一切基于网络的服务。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