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云计算 >

云计算如何落地保险行业(2)

来源:中国保险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07-17 15:15 
核心提示:由于银行保险业务发展很快,占比越来越大,各保险公司都非常重视银行保险业务。虽然保险公司传统的交易处理模式对于实时性交易处理的要求不高,但由于银行保险业务需要与银行交易系统联机实时处理,导致保险公司的

由于银行保险业务发展很快,占比越来越大,各保险公司都非常重视银行保险业务。虽然保险公司传统的交易处理模式对于实时性交易处理的要求不高,但由于银行保险业务需要与银行交易系统联机实时处理,导致保险公司的灾备系统也需要跟上银保通交易模式的支援要求。在这种要求下,要想保障银行保险业务实时联机交易的持续稳定运行,就需要构建支持银保通实时交易,保障银保通系统业务连续性的灾备系统。

选择灾备方案不是只考虑灾备技术,而是要基于业务需求,实现业务连续性。综合考虑技术手段、投资成本、维护成本、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因素,评估最佳性价比的灾备系统方案。灾备系统的业务价值在于实现业务连续性,不能实现业务连续性的灾备系统是缺乏业务价值的系统。

作为保险公司的CIO,不能只考虑技术多么先进,多么新颖,重点是看这项新技术是否能够如何支援业务创造价值,来为技术本身的投入实现使用价值。所以,保险公司的CIO职责不是重在做IT技术研究,而是既要懂技术,要对新技术敏感,又要懂业务,要有“估值”经验和“估值”方法来评估这些新技术在我们的业务中如何运用,如何创造价值。

为了同时满足业务发展和成本控制的要求,需要先做好方案分析和优化,并且要做“风洞试验”来证明方案的可行性。在与领导沟通中,需要从速度、质量、成本3个维度上,摸清领导主要关注的是哪两个维度的要求。从市场规律来看,同时满足3个维度是不现实的,明确目标并努力满足其中的两者才是可行的。

以银保通系统为例,如果保险公司需要在遇到灾难时,仍能保障银保通系统在银行网点正常出单,就需要建设保障银保通系统不间断运行的灾备系统。如果保险公司的信息系统不能做到这一点,就会导致银保业务保单的流失。因此,需要保险公司的IT部门从以下几个环节综合考虑灾备系统建设:一是银保通前置机备份,当数据中心遭遇灾难时,能够快速切换到灾备中心,并从灾备中心支援银保通系统在银行网点出单;二是网络备份,从灾备中心连接各合作银行的银保通系统的联网;三是打印系统备份,打印系统服务器要能够从灾备中心打印保单;四是采用快速数据复制技术,将核心业务系统从数据库数据到保单影像文件、到应用系统每日接近于实时备份到灾备中心,以保障银保通系统快速恢复和不间断运行。

银保通的出现,使得保险公司将原来需要很多人工交互处理过程压缩到实时自动化,所以在业务处理方面需要配套的简化业务流程。传统的保险产品在销售过程中,个险营销员要了解客户需求,要体检,要根据客户的年龄和健康状况来加减费用,最后还要通过保险公司业务管理部的审核。整个销售过程需要几天到几周的时间,但是银保通不能等这么久,客户在银行网点买保险产品,只有几分钟时间做选择,银行柜员录单后需要在40秒内反馈核保结果,没有保险公司的人工审核和加减费用,保险公司的系统处理反馈超过40秒,银行方面就会抹单,取消该笔交易。银保通系统是网络联机的实时交易系统,客户在银行网点柜台就那么几分钟时间购买保险产品,如果保险公司银保通系统宕机,联入这家银行网点的银保通系统没有响应,客户就得不到服务,客户就会选择其它产品,因而损失了客户,影响了业绩。这种情况下,要求保险公司做银保通系统是不能停机的,这对于系统灾备的要求很高。所以我们需要在银保通业务连续性方面做系统的灾难备份工作。

保险公司传统业务模式对灾备要求不高,但是为了保障银保通业务的连续性,就需要银行级的能够实时切换的热备的业务和网络的灾备系统。建设一套热备的业务和网络的灾备系统,共计两套系统便形成2∶1的投入产出比,显然成本太高,作为保险公司的CIO,有责任找到更具效益的、保障业务连续性的技术方案,云灾备方案就在考虑范围之内。

云计算如何落地保险行业?

对于中小保险公司而言,云计算服务的价值在于在公有云的设施基础上建设和提供虚拟的私有云服务,利用云服务来保障银保通业务的连续性的云灾备系统应该是云计算在保险行业的一个有价值落地点,但是目前还没看到能让中小保险公司CIO认为实际可用的云灾备的落地方案。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