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标准化,中国话语权堪忧
云计算作为由IT领域发起的技术革命,正在逐渐成长为未来国家新兴战略产业,目前正在国内各地呈现出蓬勃发展势头。但业界普遍认为国内云计算产业现在仍处于起步阶段,而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各自为战是制约云计算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市场咨询机构IDC曾发布报告认为,许多和云计算有关的术语、技术接口,不同公司采用不同的技术方案,导致大量数据和服务无法在各公司范围内转移、共享,从而局限了云计算的应用服务范围。而缺少顶层设计、建设各自为政、难以发挥协同优势等问题,不符合云计算最大限度共享资源、弹性使用的特征。
无可否认,云计算标准化是云计算真正大范围推广和应用的基本前提,没有标准,云计算产业就难以得到规范健康发展,难以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化集群发展。世界上不少主要由关键企业建立的组织正在大力推动云计算标准化,并以此在未来的云计算产业发展中谋取自己的话语权。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需要云计算标准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云计算互相操作和集成标准,涵盖不同云之间如私有云和公有云之间、公有云和公有云之间、私有云和私有云之间的互操作性和集成接口标准;云计算的服务接口标准和应用程序开发标准;云计算不同层面之间的接口标准,包括架构层、平台层和应用软件层之间的接口标准;云计算服务目录管理、不同云之间无缝迁移的可移植性标准;云计算商业指标标准;云计算架构治理标准;云计算安全和隐私标准。
国际组织抢占行业标准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Amazon EC2、EBS、LoadBalancing、CloudWatch等常见公有云标准,虚拟机开放标准格式有OVF,虚拟机引擎有KVM、XEN等开源产品,加密技术有RSA204 8位高强加密算法等。
国际上有十家以上组织正在在推动云标准化的进程,不同的利益团体都在努力,希望在未来的云计算标准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各个国际标准组织对云计算标准的侧重点分布在云安全、云存储、云互操作、平台接口等不同方面。
分布式管理任务组DMTF:DMTF工作组致力于分布式IT系统的有效管理,DMTF标准使得跨厂商系统、工具及企业解决方案的互操作成为可能。目前主机操作系统及硬件级的管理接口规范都来自DMTF标准,所以该组织是极具影响力的团体。DMTF提出了Open Virtualization Format1.0,规定虚拟化镜像的部署和封装标准,另外该组织下的云计算工作组CMWG还在起草开放云标准孵化器(Open Cloud Standard Incubator),开发云资源管理协议、封包格式和安全管理协议,发布了云互操作性和管理云架构的白皮书。DMTF还和CSA共同制定云安全标准。有来自43个国家的160多个公司和组织成员,董事会成员有Dell、HP、IBM、Cisco、Intel、AMD、Oracle、Microsoft、EMC、CA、Citrix、VMware、Hitachi、Fujitsu、Broadcom十五家公司。
结构化信息标准促进组织OASIS:目标是推动全球信息社会的开发、融合和应用开放标准。OASIS在软件开发领域影响力很大,提交了着名的XML和Web Services标准:Cover Pages和XML.org。到2010年8月底为止包括了IBM、Microsoft等两百六十个来自不同国家的组织、团体、大学、研究院和公司。成为拥有600多家组织企业、参与人数超过5000人的国际化组织。我国的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神州数码信息系统有限公司、华为、北京大学等都加入了该组织。
存储工业协会SNIA:成立时间比较早的存储厂家中立的行业协会组织,它的成员包括不同的厂商和用户,核心成员有Dell、IBM、NetApp、EMC、Intel、Oracle、FUJITSU、JUNIPER、QLOGIC、HP、LSI、SYMANTEC、HITACHI、Microsoft、VMware、Huawei-Symantec十五家,其他成员有近百以上,SNIA就是存储行业的领导组织。针对云计算迅速发展SNIA成立了云计算工作组,并发布Cloud Data Management Interface,目的是推广存储即服务的云规范,统一云存储的接口,实现面向资源的数据存储访问,扩充不同协议和物理介质。其中包括了SNIA云存储的参考模型以及基于这个参考模型的CDMI参考模型。SNIA希望为云存储和云管理提供相应的应用程序接口并向ANSI和ISO提交这些标准。
开放网格论坛OGF:由来自40多个国家的400多个用户、开发者和厂商的组成的社区组织,目的是引导网络计算的标准和规范,开发管理云计算基础设施的API,创建能与云基础设施(IaaS)进行交互的实际可用的解决方案。成员有CYBERA、Fujitsu、Oracle、Grid Consortium Japan、CA、NetApp、Microsoft、Sun、Hitachi、IBM、Intel、HP、AT&T、eBay等公司与组织。该组织提出了OCCI,该标准目的是建立接口标准解决方案,实现架构云远程管理,开发不同工具以支持部署、配置、自动扩展、监控和定义云计算、存储和网络服务,OGF成员发表了很多针对网格计算、节能降耗的数据中心建设最佳实践白皮书,对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有非常好的参考价值。
云计算互操作论坛CCIF:非盈利技术社区组织,其目标是建立全球的云团体和生态系统,讨论云计算的社区共识,探讨新兴趋势和参考结构,帮助不同组织加快和应用云计算解决方案和服务。建立一个共同商定的框架/术语,使得云平台之间能在一个统一的工作区内交流信息,从而使得云计算技术和相关服务能应用于更广泛的行业。CCIF提出了统一云接口UCI ,把不同云的API统一成标准接口实现互操作,还提出了资源描述框架RDF,定义资源的语义、分类和实体方法。CCIF论坛的赞助商有Cisco、Intel、IBM、SUN、Appistry、Thomson Reuters、RSA等公司。
云安全联盟CSA:推广云安全最佳实践和云安全培训,编写了针对云计算消费者和服务提供商的15个战略领域的关键问题和建议,促进最佳实践以提供在云计算内的安全保证,并提供基于使用云计算的教育来帮助保护其他形式的计算。组织成员有DMTF、OGF、ISACA等组织,Dell、HP、Microsoft、Intel、Cisco、Google、Novell、CA、Oracle、Symantec、RSA、McAfee、Trend Micro、VMware等公司,在云计算安全最佳实践方面较有影响力。
开放云联盟OCC:提出不同云之间集成和云操作性的开放框架,云计算参考指标和开源云参考模型,管理着Open Cloud Testbed的实验平台和Open Science Data Cloud的科学研究基础架构,开发云计算基准和支撑云计算的参考实现、管理开放云测试平台、改善跨地域的异构数据中心的云存储和计算性能,使得不同实体一起无缝操作。主要成员有Cisco、MIT、NASA、Yahoo和Northwestern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等一些大学。
TM Forum:宗旨是领导服务供应商在通信、媒体和云服务市场提供最好的IT,帮助行业建立、交换和收益于数字服务,其成员来自195个国家700多组织和公司,很多成员都来自传统的电信运营商和设备商,最近也发起了云服务策略,期望行业在基于云服务的市场里克服一些阻力以实现云服务增长。
The Open Group:厂家中立、技术中立的联合会,旨在开放标准和全球互操作性的基础上,实现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无边界的集成信息流,目的是建立消费者和供应商之间的共识,共识内容包括云计算在内的IT技术,如何安全、可靠地实现不同规模的企业运营,减少企业运营的成本、增大商业可扩展性和敏捷性,消除云产品和服务的对企业的厂家锁定。Open Group白金会员有Capgemini、HP、IBM、Kingdee(金蝶)、ORACLE、SAP,其他成员还有不同的云计算提供商和最终用户,其成员大多是ERP和顾问咨询公司,推出了一系列关于云计算商业应用场景、云计算的参考架构、云计算的投资回报计算方法的优秀白皮书,是CEO/CFO/CIO很好的参考资料。
美国国家实验室NIST:目标是提供技术指导和推广技术标准在政府和工业领域有效和安全地应用,它提出了云计算的定义,针对美国联邦政府的云架构、安全和部署策略,专注于美国联邦政府的云标准、云接口、云集成和云应用开发接口等。
欧洲电信标准研究所ETSI:成员涉及电信行政管理机构、国家标准化组织、网络运营商、设备制造商、专用网业务提供者、用户研究机构等,正在更新其工作范围以包括云计算这一新出现的商业趋势,重点关注电信及IT相关的基础设施即服务。
云标准客户委员会CSCC:2011年,IBM与超过 45 家主流云计算组织机构携手成立,委员会由 OMG管理,旨在确定核心的客户需求,为云标准的制定机构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以确保云计算的用户能够获得与传统的IT环境相同的选择自由度、灵活性及开放性。云标准客户理事会对所有的云计算参与者开放。通过一年多的运行,目前已有超过330家来自全球的企业、组织与团体加入了该组织。中国一些本土云计算领先企业也加入了该机构(OMG是一个国际化的、开放成员的、非盈利性的计算机行业协会,任何组织都可以加入OMG并且参与标准制定过程,OMG拥有379个会员组织)。
开放数据中心联盟ODCA:由英特尔协调发起、行业用户代表组成的开放数据中心联盟,这个联盟以用户为骨干和核心,力图推动数据中心和云计算的开放化和标准化。ODCA组织向行业用户提供需求发展的蓝图,使用发展蓝图指导用户的内部IT部署,ODCA联盟成员已经由最初的75家发展到超过300家,包括了诸多行业内的领军企业,每年掌握超过千亿美元IT预算,国内的主要有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阿里巴巴、百度等。(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