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芯片 > 其他 >

后乔布斯时代:苹果仍有可怕潜力

来源:未知 作者:丁海润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10-10 15:04 
核心提示:苹果在2009年又先后延揽了AMD图形芯片部门(也就是以前的ATI)的前后两任CTO Raja Koduri和Bob Drebin,他们应该是iPhone 4S和iPad 2中图形性能大大提升的功臣。

乔布斯最好的产品,是苹果公司本身。乔布斯本人在辞去CEO职务时,也信心满满地说:“我相信苹果的未来将更加光明,更具创造力。”

乔布斯去世后,苹果将走向何方自然成为众所瞩目的焦点。他一手打造的银河舰队,还能在Tim Cook的带领下继续推出一个又一个创新产品,让粉丝膜拜,对手竞相模仿吗?

TechCrunch的编辑Erick Schonfeld从一位硅谷公司CEO那里了解到,乔布斯曾经透露,苹果有1000位工程师在开发芯片!如果属实,这将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因为苹果总共5万员工中,如果除去全世界各地的Apple Store工作人员后,不过2万人。也就是说,芯片工程师占了5%。

这个芯片团队始建于2008年,当时苹果以2.78亿美元收购了芯片设计公司P.A.Semi。虽然这家公司的主业是设计Power架构的芯片,但其创始人、美国工程院院士Daniel W. Dobberpuhl却是Alpha和StrongARM之父。而整个公司当时只有150人。他们是A4芯片的幕后英雄。

但到2010年,Dobberpuhl以及多位核心员工如销售高级副总Amarjit Gill、硬件与系统架构副总Mark Hayter都离开了Apple。后两人与一些同事又创办了一个芯片设计公司叫Agniilux,2010年4月被Google收购。虽然之前的报道认为Google此举的目的是为了加强服务器硬件方面的实力。但是Mark Hayter现在的职务是Chrome团队,耐人寻味。

苹果在2009年又先后延揽了AMD图形芯片部门(也就是以前的ATI)的前后两任CTO Raja Koduri和Bob Drebin,他们应该是iPhone 4S和iPad 2中图形性能大大提升的功臣。

正如Hacker News上一些评论指出的,1000人如果只设计一款芯片,实在有些太荒谬了。一位前苹果员工xxcode表示,他离开公司的时候A4/A5团队不过20人而已,另外要再招聘三四个人。另一个知情者则纠正说,肯定不止20人,Semi原来的工程团队就大于20,但1000太离谱了,可能是把搞硬件的人都算进去了。

从苹果的招聘网站来看,并没有单独的芯片部门,硬件工程师分布在Mac硬件工程部门、iPhone工程部门和iPod工程部门,正在招聘的人数都不多,个位数而已。

但是,如果TechCrunch的报道属实,那苹果的潜力就太可怕了,这真是一盘大棋。

那位透露情报的CEO还表示,除了更强大、更低耗的芯片外,苹果还在用闪存取代硬盘,两者结合起来,计算设备的大小就不再是问题了。现在已经有了手机、平板,显然还会有iTV,其他呢,iToilet、iCar、iMirror、iWatch、iGlass(我一直认为眼镜和手表比手机更接近自然界面)……?此外,像Siri这样界面方面的创新也不可小视,这是真正能颠覆Web的力量。

这些可能都是存在的,著名科学计算软件Mathematica和语义搜索引擎Wolfram Alpha的创始人Stephen Wolfram回忆(这是潮水般的纪念文字中最好的几篇之一),乔布斯曾告诉他,自己在NeXT干的事情其实30多岁的时候就想做了——乔布斯的生命规划是以十年甚至更长为单位的。翘首期待吧。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