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芯片 > 其他 >

浅谈SNB处理器与独显之争 GPU厂商何去何从(2)

来源:天极网 作者:小菜一碟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6-23 15:31 
核心提示:消费者购买意向正转移促使PC厂商更多转至平板计算机。来自Gartner的数据显示,预计2011年平板计算机出货量将达5730万部,环比增长267.3%。戴尔、惠普等传统PC巨头开始积极研发平板计算机。三星、摩托罗拉、LG等手机

消费者购买意向正转移促使PC厂商更多转至平板计算机。来自Gartner的数据显示,预计2011年平板计算机出货量将达5730万部,环比增长267.3%。戴尔、惠普等传统PC巨头开始积极研发平板计算机。三星、摩托罗拉、LG等手机制造商也推出了平板计算机产品。有专家预测一线城市传统PC市场份额今年下半年将出现明显下滑,取而代之的将是智能手机和平板计算机,这必然引发新一轮的行业动荡和整合。

传统PC市场的萎缩,无论对于Intel,AMD,NVIDIA任何一家来说都是令人头痛的难题,市场大势所趋,没有人能够阻挡,唯一的出路就是转型,当然这点我们后话在说。

3、PC单机游戏不给力 独立显卡

单机游戏一直是推动PC显卡销量的重要因素之一,3D游戏大作《古墓丽影》成就了3DFx的3D加速卡voodoo“巫毒”,开创了PC游戏显卡的辉煌时代,游戏和显卡成为两个密不可分的产业,但随着近年来PC游戏盗版日益猖獗,游戏开发商因销量问题纷纷放弃开发PC平台单机游戏。

另一方面,如今上市不少PC单机游戏更大的意义在于对3D技术、游戏引擎技术的一个展示,厂商往往忽视了最重要的游戏性,很多游戏沦为了单纯展示显卡性能的Benchmark工具,怪不得很多玩家抱怨没啥游戏可玩。

对显卡配置要求不高的网络游戏大行其道,决定网络游戏收益最大因素的往往是在线用户数量,考虑到这一点,网络游戏公司不可能把游戏配置拉的很高,往往是整合显卡就能流畅运行。这也独立显卡逐渐成为PC平台中可有可无的“附属品”。

NVIDIA的路在何方?

从我们之前的分析来看,并非NVIDIA的产品不给力,而是整个DIY产业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面对的这种情况,NVIDIA如何应对呢?办法只有一个:转型

其实在GPU厂商中,NVIDIA算是一家颇有远见及思想的公司,也许很早看到了PC游戏市场有萎缩的端倪,NVIDIA早早就启动了变革,包括PhysX物理加速,CUDA通用计算,3D Vesion等一系列针对显卡应用而开发的技术就是NVIDIA对于扩展显卡市场需求的诸多尝试,且不论其最终收效如何,NVIDIA的这些尝试的确为近年来略显僵化图形计算领域带来一丝新意。

谈到如今的NVIDIA,我们不得不提到Tegra,为了摆脱长年厮杀困境,扩大生存空间,NVIDIA早在4-5年前就开始研发ARM架构Tegra系列处理器,力图转战智能型手机及平板电脑领域。得益于在GPU图形领域多年的耕耘,NVIDIA在移动芯片设计领域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Tegra系列处理器已经一经问世就凭借性能非凡的图形处理效果傲视群雄。

为了进一步开拓移动芯片市场,英伟达斥资3.67亿美元现金收购了总部位于英国Bristol的初创企业Icera,后者是一家开发手机及平板电脑所使用的基带芯片的公司。这笔收购交易将帮助英伟达向手机厂商提供与其Tegra2处理器产品线一起使用的移动芯片。拥有自己的基带技术将更有助于英伟达与英特尔、高通等芯片企业展开竞争,并进一步降低芯片价格并缩小芯片体积。

而在今年6月份召开的COMPUTEX2011大展上,NVIDIA总裁黄仁勋更是向在场的IT媒体记者展示了传说中的首款移动四核CPU:Tegra3,目前它的代号是KAL-EL,Kal-El处理器架构仍然基于授权而来的ARM Cortex-A9,只是核心数量由两个增加至四个,并提升了频率,图形核心部分,Tegra 3将使用更大、更快的ULP GeForce GPU,着色器数量从8个增加到12个。

NVIDIA向各大媒体首次展示的Tegra 3开发样机,现场正在运行虚幻虚幻引擎演示Demo,其画面精美程度已经不逊色于主流的PC游戏,更厉害的是:Tegra 3四核平板已能够运行非常消耗GPU资源DX11大作《失落星球2》,这的确出乎了所有人预料,也让大家对下一代平板电脑的GPU图形性能充满了期待。

经历的GPU市场的种种挫折后,NVIDIA坚定地选择了转型之路,步伐要远快于竞争对手AMD,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NVIDIA的转型战略还是初见成效。今年第一季度,英伟达Tegra2芯片的营收已达1亿美元,凭借tegra良好的性能,肯定会有大量android系统平板厂商所采用,而今年年末即将推出的Tegra 3更是将平板电脑的性能提升一个档次,让我们期待NVIDIA在这一领域的发展吧。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