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芯片 > 其他 >

CPU/APU的无声较量 惨痛教训迫使AMD重新思考

来源:OFweek 作者:王月宝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6-23 07:50 
核心提示:AMD已经正式发布了旗下的Llano APU产品,业界对它寄予了很高的期望,APU是一个有别于数十年CPU的全新产品,它的推出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那么究竟为什么AMD要发展APU产品,APU究竟能给我们带来和CPU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此进行下面的分析。

探究AMD发展APU产品缘由

AMD已经正式发布了旗下的Llano APU产品,业界对它寄予了很高的期望,APU是一个有别于数十年CPU的全新产品,它的推出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那么究竟为什么AMD要发展APU产品,APU究竟能给我们带来和CPU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此进行下面的分析。当然本人的分析不一定完全正确,仅是笔者的个人见解,欢迎网友们提出批评意见。

AMD发展APU有着诸多的原因

首先,APU中文名称加速处理器,它融合了此前的CPU核心和GPU图形核心,并且通过业界标准的OpenCL和DirectCompute接口进行异构计算,应用程序将可以适时调用APU内部的CPU和GPU单元协同计算,带来更快速、更丰富的计算体验。很明显,AMD希望通过APU来弥补CPU的缺陷,以和竞争对手直接对抗。AMD的这个意图有着很深刻的原因,其中CPU指令集一直被竞争对手所掌握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下半年AMD APU产品线对抗Intel CPU

惨痛教训迫使AMD重新思考

说到指令集对处理器的影响,就从近年两家处理器厂商的举动开始吧。

我们知道处理器的指令集可以认为是处理器性能的催化剂,通过它可以大大加速处理器的某些计算性能和效率。一直以来,Intel以处理器市占领导着指令集延伸技术发展,与各大软件厂商合作令软件执行效率得以提升,而AMD只能被Intel牵着走,产品在指令集支持上永远落后对手,就以45奈米Penryn支持47条全新SSE4指令集为例,AMD虽表示支持SSE4A,但实质只含有Intel SSE4数条指件,有名无实。

为了打破在指令集延伸技术一直落后的窘境,AMD在07年8月份,抢在Intel之前宣布推出SSE5指令集延伸技术,并计划配备在K10之后的下一代“Bulldozer”核心架构中,2009年推出实际产品。据了解,SSE5初期规划加入超过100指令,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包括︰三操作数指令(3-Operand Instructions)及熔合乘法累积(Fused Multiply Accumulate)。

AMD此前表示,SSE5指令集的使命之一是增强高性能计算应用,并充分发挥多核心、多媒体的并行优势。SSE5将把以往只存在于高性能特殊架构里的功能引入到x86平台中,以此最大化每条指令的输出能力,并增强代码库。

2007年8月,AMD抢先宣布了SSE5指令集(之前从SSE到SSE4均为Intel制定),但Intel随即表示,不会支持SSE5。转而在2008年3月,Intel宣布了Sandy Bridge微架构,其中将引入全新的AVX指令集。4月份,Intel公布了AVX指令集规范,随后开始不断进行更新。

Intel此举很大程度影响了未来软件厂商的支持取向,AMD在业内的影响力远不及Intel,如果AMD单方面力挺SSE5,势必在未来的性能对抗中落败;迫于竞争压力,AMD不得不选择支持Intel提出的AVX(高级矢量扩展)指令集,同时采用AVX架构重新改写AMD的SSE5指令集,重定义为XOP(eXtended Operations指令扩展),CVT16(半精度浮点转换)以及FMA4(4操作数乘加)。

Bulldozer历经艰难终将登场

做出这个决定是需要付出惨重代价的,这意味着处理器架构要做大幅调整,到了08年11月,AMD的最新路线图就显示,Bulldozer已经推迟到了2011年推出。AMD在推土机处理器上,可以说重重摔了一个大跟头,这也就促使了AMD要绕过CPU,通过自身优势项目来弥补自身缺陷,很显然这个任务就落到了GPU身上。

APU V.S.CPU:开放挑战独断

另外,AMD发展APU有着很大应用需求发展背景,因为我们日常电脑使用中,会接触到越来越多的3D计算、并行数据信息,比如我们未来的网页将会向3D化发展,我们的视频信息需要进行高速并行处理,这种计算正是GPU的优势所在。这种需求也就成为APU发展的基础。

CPU自身结构是工作频率高,核心数少,如果进行大规模并行计算的话,显然比GPU要占下风,尽管可以通过优化处理器指令集来加速这种计算性能,但是,未来用户发展需求在不断变化,而指令集牢牢被Intel一家所占据,显然不可能根据应用发展通过完全开放的编程实现优化。(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