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芯片 > 其他 >

中芯国际:半导体技术要追上国际水平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秩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5-16 15:37 
核心提示:吴汉明创业感言 半导体芯片是抢时间的行业,我喜欢做有研究性质的前沿技术,也一直在抢时间,我希望通过中芯国际的平台,努力地在北京亦庄推动中国半导体的发展。 痛并快乐着,如果人生再重来一次,我还是会选择这样走一遍。说到自己的经历,吴汉明深有感触


吴汉明创业感言

半导体芯片是抢时间的行业,我喜欢做有研究性质的前沿技术,也一直在抢时间,我希望通过中芯国际的平台,努力地在北京亦庄推动中国半导体的发展。

“痛并快乐着,如果人生再重来一次,我还是会选择这样走一遍。”说到自己的经历,吴汉明深有感触:一边是60多个发明专利、90多篇专著和论文的丰硕成果,一边是连续高强度的工作让他的体重至今未恢复,吴汉明却并不后悔。在他及团队的努力下,最新一代的32纳米产品也将在国家重大专项支持下问世,达到国际主流先进水平。

跳槽挪窝最终锁定中国

1978年,吴汉明成为“文革”后中国科学院的第一批研究生,理学硕士、工学博士学成后,留在中科院担任副研究员。1989年,被公派出国,进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半导体等离子体工艺博士后。

1993年完成学业后,吴汉明回到中科院,但他发现,由于经费紧张,研发项目无法展开,一急他就直接找院长周光召,张口就要20万元。当时一个所的研究经费也往往不到几百万元。没想到,周光召给了他13万元“巨资”,吴汉明的研究拿到了国家专利,他还被破格提拔为研究员。

1995年,吴汉明到美国阿拉巴马一家公司工作,上手就是50万美元的项目,两年便研发出一套等离子体工艺模拟的软件,并成功销售。但吴汉明感觉自己接触不到最前沿的技术,于是跳槽到硅谷;1999年,“不安分”的吴汉明又加盟英特尔,但工作没有想象的顺利。

一次偶然机会,吴汉明见到中芯国际创始人张汝京,听说能“直接从当时世界最先进的0.13微米技术做起”,他感觉中国半导体真的发展起来了,到了该回去的时候了。

十年连续跨越四个技术代

“有平台,有做头。”吴汉明迫不及待地回国了,开始了他“人生中最精彩的十年”。

2001年,吴汉明担任中芯国际技术研发中心先进刻蚀部总监,负责0.13微米刻蚀工艺部分。当时国内的主流技术是铝互连,没有一家企业会做铜互连,“如果做不了铜互连,0.13微米以下的技术就做不了,就永远进不了纳米时代。当时很辛苦,经常一干就是凌晨两三点……”功夫不负苦心人,两年后,中芯国际率先在中国实现了铜互连。

之后,中芯国际的纳米技术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接连跨越四个技术代:0.13微米、90纳米、65纳米、45纳米。我国集成电路制造真正进入了纳米时代。

这当中,每个技术代都有上千道工艺,其中的大部分工艺要重新试验,“从90纳米做到65纳米的时候,试验有三万多次。一次试验成本至少几百元,总共花了十几个亿。”

不光是成本,遇到的难题也不计其数。“比如在做镍化硅技术时,卡住了,两个月,横竖都没进展。”吴汉明回忆,当时,硅谷、国内高校研究所的专家都请来了,就是没有突破,“最后在无数次反复试验下,才发现是预清洗方法不对,工艺参数没调好。”就在这样完全独立自主研发下,几百个人做了近四年才完成。

2014年32纳米产品问世

目前,这些纳米成套工艺已经显现其巨大的经济效益了,0.13微米产品累计销售30多亿元,仅一年多,65纳米技术的直接产值达5亿多元,促进设备材料等的间接产值3.8亿元,45纳米产品也即将量产。

“32纳米成套工艺技术的基本结构已经完成,希望2014年产品能问世。”吴汉明说,32纳米工艺技术将是我国半导体技术上的一个里程碑,“新一代芯片要求是工作电流增大,但漏电量要更小,而这两者是矛盾的,用传统的工艺做不下来,必须开发32纳米,用高K金属栅工艺技术,才可以实现。”吴汉明说,今年,要让65纳米产品大量提升,形成更大规模的生产,从现在的每月6000片提升到超万片;45纳米产品要实现小规模量产。

“现在与国际前沿技术差了约三年,国外32纳米生产已经初步成功,希望2014年我们做成的时候,把差距缩短到一年。”吴汉明满怀期待。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