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芯片 > 产品 >

各路厂商竞折腰 争当手机芯片下任霸王(2)

来源:手机之家 作者:尤颖颖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05-07 13:28 
核心提示:PC遗老在蓄势待发 不过,笑到最后才是赢家,传统手机芯片巨鳄在冲击高端之时,还须留心PC时代遗老们的卧薪尝胆。AMD与英特尔这对PC芯片领域的大佬与宿敌,NVIDIA多年积攒的图形处理经验,都开始冲击或已经冲击移动

PC遗老在蓄势待发

不过,笑到最后才是赢家,传统手机芯片巨鳄在冲击高端之时,还须留心PC时代遗老们的卧薪尝胆。AMD与英特尔这对PC芯片领域的大佬与宿敌,NVIDIA多年积攒的图形处理经验,都开始冲击或已经冲击移动芯片领域,而且开始大挖ARM阵营墙角。

用HTC中国区总裁任伟光的话说“One X是公司今年的重头戏”,兑现着“2012年HTC精品路线”。这款机皇正是御用NVIDIA Tegra 3四核处理器,而99张连拍的卖点,足以赚取用户眼球。自然,这与NVIDIA GerForce显卡在PC领域的技术累积不无关系。

此外,NVIDIA在去年亮相的首个通用CPU开发计划“Project Denver”,被业界认为是CPU+GPU混合加速计算的里程碑。而Tegra走的省电性能路线,带来的电池续航能力的提升,不禁成为另一个加分项,也会进入更多手机厂商的视野。

而对于英特尔来说,此前在x86架构下的处理器一直是功耗大户,不过,这个问题在今年的CES上得到解决,因此英特尔掌门人欧德宁带来了全新的x86架构32nm的Atom处理器,代号“Medfiled”,一款专门针对智能机与平板的低能耗芯片,亮出了英特尔进入移动终端的诚意。

这位执PC处理器牛耳的巨人,在被ARM阵营霸占移动芯片市场份额多时之后,终于真正发力。并且,英特尔凭借与众多软硬件厂商的长期合作关系,以及自身的强硬作风,随时都有可能造成对高通、德仪乃至三星的威胁。

更何况,极被关注的Windows 8系统已有x86与ARM架构两项版本,包括未来Windows Phone 8与Windows 8的无限可能,皆为英特尔打入智能机内部多铺设了一条线路,或者说,属于迂回战术。当然,在正面战场上,或者说,在新兴市场上,首款搭载Medfiled系统的联想K800已在中国问世,同“芯”的Xolo X900也于印度上市。

新兴市场是理想的试验场,且两条腿走路的安全系数更高,英特尔深谙其中之道。

当然,AMD作为英特尔的宿敌,保不准会将战火烧至手机芯片领域。虽然AMD在去年表示出“暂时放弃进入移动手机芯片”的想法,会专注于服务器、PC以及平板市场,并在平板领域力挺ARM。

不过,介于智能机与平板的界限日益模糊,加上x86架构的移动处理器进入智能机领域,与ARM架构的移动处理器投向PC阵营皆是趋势,保不齐AMD在未来会两样通吃。计划赶不上变化,逆势而为不是明智之举。

结语:

已在振臂高呼的厂商,仅是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其他颇具实力的IT大佬呢,作为潜在的劲敌,或者正在暗潮涌动,并选择在适当的时机来一招“后来者居上”。

因此,在这片貌似蔚蓝的移动芯片海洋里,具有不同背景的厂商都不想错过盛宴,且各怀目的,有些为智能机本身而来,有些是冲着平板的前途,更有甚者是兜售自家特产。但是,谁都明白,把握住移动处理器及其芯片的核心优势,就能成为规则的制定者,玩转整场游戏。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