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芯片市场对决 Intel遭遇ARM后院放火
此前媒体报道称,联想宣布开始内售英特尔芯片智能手机联想K800,内售价格在2380元左右。IT商业新闻网了解到,这款K800将是全球首款使用了Intel X86架构Atom处理器的智能手机,拥有32nm级的Atom Z2460所集成的GPU性能。而K800的出现,标志着英特尔正式迈进智能移动终端市场。而这也预示着,在移动终端市场中呼风唤雨的ARM,显然是不会让Intel“移动生活”,过得轻松自在的。
此前媒体报道称,联想宣布开始内售英特尔芯片智能手机联想K800,内售价格在2380元左右。IT商业新闻网了解到,这款K800将是全球首款使用了Intel X86架构Atom处理器的智能手机,拥有32nm级的Atom Z2460所集成的GPU性能。而K800的出现,标志着英特尔正式迈进智能移动终端市场。而这也预示着,在移动终端市场中呼风唤雨的ARM,显然是不会让Intel“移动生活”,过得轻松自在的。
Intel闯入移动终端市场来势汹汹
就在近日,英特尔在旧金山推出了新一代的Ivy Bridge架构的酷睿处理器,其制造工艺从32nm升级到了22nm,性能方面有了更强的表现。SI集团分析师萨米特·德翰达就表示:“如果你看看英特尔未来2年的规划图,它对制造制程的推进速度真的比其它人快很多。2013年晚期或者2014年初,就会用14nm制造智能手机芯片,基本领先一代。”
有分析人士表示,新一代的Ivy Bridge的到来,使得英特尔在与ARM的竞争中又多了一个重要的筹码。目前英特尔投入重金宣传超级本,已经对竞争对手造成一些冲击,而消费者在体验超级本的同时,Intel高性能低功耗的理念,顺其自然的灌输到消费者的意识之中,而这也将会影响到这些消费者的选择倾向。而且,Intel拥有着强大的渠道网络以及众多的铁杆儿合作伙伴。可以说,Intel高调进入移动终端市场,可谓是来势汹汹。
Intel老朋友微软 上演“无间道”
Intel进入移动市场,虽然凭借的强大自身实力,在移动市场站稳脚跟,应该不是什么难事,但是想要打到对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为Intel老朋友的微软,第一时间对Intel进入移动市场表示大力支持,但是随后也宣布,Win8系统也将有ARM版本上市,并且与与Intel版本同时推出,一时间让Intel也显得尴尬不已。
有业内专家表示,微软也有自己的无奈,虽然Win7被誉为自从WinXP以来最出色的个人操作系统,但是随着iPad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挤压,微软Windows部门的营收在过去5季中,有4季无法达到分析师预估的水准,在Windows 8正是上市前,微软恐怕无法改变目前的市场趋势。所以微软决定把“鸡蛋放到多个篮子里”的策略,也实属无奈。
ARM强硬 欲Intel后院放火
面对来势汹汹的Intel,ARM并没感到恐惧。ARM公司的CEO沃伦·伊斯特仍然自信的表示,“英特尔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公司,拥有大量的资源和先进的制造技术,以及优质的x86处理器,在智能手机解决方案在技术上有所进步,但与我们相比仍落后一代或两代。”ARM在移动终端领域的优势不言而喻,90%的市场份额就足以说明问题。就连Intel的CEO保罗·欧德宁,都表示ARM在目前市场状态下有着先天的优势。
当然,ARM的自信并非全部来源于芯片技术的优势。在移动计算领域获得成功之后,ARM很快就深入到了笔记本领域,蚕食英特尔的核心市场。
ARM CEO都德·布朗(Tudor Brown)去年曾表示,在新一代Windows 8操作系统推动下,ARM在2015年的全球笔记本份额将达到40%。另外,ARM在发布最新的成果四核Cortex A15芯片的同时,产品首次提出了家用服务器和Web 2.0服务器的解决方案,并且相比较于主流双核移动芯片,性能提升了多达5倍。而按照ARM的计划,ARM向服务器领域延伸的产品将基于1.5-2.5GHz四核配置,提供最高性能。
有专家称,有了Win8的支持,ARM触及到Intel的核心利益也只是时间问题。虽然ARM在桌面PC的实力还不足以与Intel直接进行角力,但是通过质优价低产品蚕食中低端市场,在服务器端提供一些中小用户的解决方案,还是会有相当大的市场空间的。
而面临市场威胁,保罗·欧德宁仅称:“高通才是我们真正的竞争对手”。然而,所有人都知道,保罗的这句话是在指谁。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