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处理器GPU简介
说起CPU(中央处理器),可能大家都耳熟能详,它是计算机的心脏,大名鼎鼎的英特尔主要生产这种产品。而随着计算机的图形处理任务越来越多,CPU的“兄弟”GPU也逐渐普及起来。
GPU英文全称Graphic Processing Unit,中文翻译为“图形处理器”。它是显示卡的核心部件,也就相当于CPU在电脑中的作用,决定了显卡的档次和大部分性能。NVIDIA公司在1999年首先提出GPU的概念。GPU使显卡减少了对CPU的依赖,并实现了部分原本由CPU承担的工作,尤其是在3D图形处理时。GPU所采用的核心技术有硬件T&L(多边形转换与光源处理)、立方环境材质贴图和顶点混合、纹理压缩和凹凸映射贴图、双重纹理四像素256位渲染引擎等。
GPU的历史要比CPU处理器短得多,但进化速度却要快得多。短短几年时间,GPU显卡在晶体管集成规模、芯片面积、计算性能等各个关键层面上都赶上甚至超过了CPU,就连制造工艺都赶了上来。
显然,无论CPU还是GPU其实都只是计算机的一部分,二者谁也离不开谁,谁也不能代替谁。它们各有自己专注的技术领域和应用范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CPU一般擅长处理不规则的数据结构和不可预测的存取模式,以及递归算法、分支密集型代码和单线程程序,通常要涉及复杂的指令调度、循环、分支、逻辑判断、执行等步骤。GPU则正好相反,善于处理规则的数据结构和可预测的存取模式,具体应用包括光影处理、3D 坐标变换、科学计算,等等。换句话说,CPU的长项是整数计算,GPU的优势则是浮点计算。对于整机性能而言,CPU和GPU都是性能的保障,合理的搭配才是重中之重,才能给用户带来最强的综合性能。这也符合“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客观规律。
微软发布Windows7 其中一个显著特性就是联合GPU和CPU的强大实力,提升GPU在硬件使用的价值,在Windows7中,CPU与GPU组成了协同处理环境。CPU运算非常复杂的序列代码,而GPU则运行大规模并行应用程序。微软利用DirectX Compute将GPU作为操作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DirectX Compute让开发人员能够利用 GPU的大规模并行计算能力,创造出引人入胜的消费级和专业级计算应用程序。简单地说,DirectX Compute就是微软开发的GPU通用计算接口,欲统一GPU通用计算标准,也就是说Windows7 以后GPU的硬件地位将仅次于CPU,发挥出更大的效用。
值得关注的是,现在GPU在手机上开始应用。近几年,智能手机的迅速发展令移动中央处理芯片不堪重负,在处理一些复杂的游戏图形任务时经常会出现死机等现象,于是GPU也加入到手机中来,被集成在处理器之中,扮演着“手机显卡”的角色,成为继CPU之后对于手机性能有着决定性影响的硬件,使得手机图形体验更加劲爽。近日,摩托罗拉推出的ME860和三星推出的Galaxy SII,均引入了GPU。目前市面上比较知名的移动GPU图形芯片有英伟达公司的GeForce系列、Imagination公司的PowerVR SGX系列和高通公司的Adreno系列。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