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芯片 > 技术 >

生物芯片技术已渐成熟

来源:上海情报服务平台 作者: 亦云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1-27 10:26 
核心提示:生物芯片可以分为蛋白质芯片(生物分子芯片)、基因芯片(即DNA芯片)和芯片实验室等几类,都具有集成、并行和快速检测的优点。

生物芯片是在很小几何尺度的表面积上,装配一种或集成多种生物活性,仅用微量生理或生物采样,即可以同时检测和研究不同的生物细胞、生物分子和DNA的特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获得生命微观活动的规律。  

生物芯片可以分为蛋白质芯片(生物分子芯片)、基因芯片(即DNA芯片)和芯片实验室等几类,都具有集成、并行和快速检测的优点。  

生物芯片技术已成为21世纪生物医学工程的前沿科技,生物芯片产业也在不断壮大,2001年,全球生物芯片的市场已达170亿美元,比1998年增长16倍,最近5年之内,应用生物芯片的市场销售将达到200亿美元左右,2010年有可能上升为400亿美元。美国近20年间在生物芯片的R&D投入约20亿美元。  

新兴的生物芯片技术层出不穷,生物芯片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展。  

蛋白质芯片的发展经历了约十年的时间,现已出现了相对成熟的技术,如瑞典的BIACORE单元芯片,我国中科院力学所的多元蛋白质光学芯片和美国的SELDI质谱芯片等。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将生物分子作为配基,固定在固体芯片表面或表面微单元上,以单一、或面阵、或序列式。利用生物分子间的特异结合的自然属性,待测分子与配基分子在芯片表面会形成生物分子复合物。然后,检测此复合物的存在与否,达到对蛋白质的探测、识别和纯化的目的。以上不同技术的差异仅在探测方法的不同。BIACORE技术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检测芯片,进行单一蛋白质检测;多元蛋白质光学芯片是光学成象法,可以同时检测多种混合的蛋白质;SELDI技术则采用质谱法,以时间顺序检测序列蛋白质。  

蛋白质芯片由于在基础研究和技术实现方面尚有诸多难题,因此其商业化步子还很小,据称美国加州Ciphergen生物系统公司已有产品投放市场,而英国的Cambridge  Antibody  Technology也在利用蛋白质芯片从事研究、诊断和药物发现工作。  

随着人类基因工程的发展,基因芯片(DNA芯片)技术得到迅速的发展。DNA芯片是根据DNA双螺旋原理而发展的核酸链间分子杂交的技术。DNA芯片技术可以快速分析大量的基因信息,从而使生物医学工作者可以研究并收集基因表达和变异信息。目前国内外已有公司生产并销售的DNA芯片有两类,一类是在芯片上原位合成待测的寡核苷酸,再与荧光标记的DNA探针放在一起,当DNA探针杂交到寡核苷酸阵列上后,互补序列通过荧光扫描确定。该寡核苷酸阵列格式可用于检测变异,在基因中定位目标区域,和基因表达的研究,以及确定基因功能。另一类DNA芯片利用微量点样技术在芯片上制作互补DNA(cDNA)阵列,再与荧光标记的DNA探针杂交。cDNA阵列格式用于快速筛选。  

基因芯片是生物芯片研究中最先实现商品化的产品。美国的Affymetrix公司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基因芯片开发制造商,已开发全套的生物芯片技术相关产品。Affymetrix以其拥有专利的寡聚核苷酸原位光刻合成技术,年产各类寡聚核苷酸基因芯片达到几十万张,占据了表达谱基因芯片科研市场的一半以上,成为为数极少的已经盈利的生物芯片公司。  

芯片实验室(LOC)为高度集成化的集样品制备、基因扩增、核酸标记及检测为一体的便携式生物分析系统,它最终的目的是实现生化分析全过程全部集成在一片芯片上完成,从而使现有的许多烦琐、费时、不连续、不精确和难以重复的生物分析过程自动化、连续化和微缩化,是未来生物芯片的发展方向。  

Frost&Sullivan市场调查公司指出,芯片实验室正快速发展,其商业应用前景非常广阔。LOC具有精确、灵活、方便使用等优点,在诊断领域中有很大的影响力,特别是集中式的实验室分析和即时检验。目前,这种诊断的世界市场为250亿美元,因此LOC有很大发展的潜力,是医疗器械中的明日之星。市场调研公司NanoMarkets预测,以纳米器械作为医疗解决方案的技术将在2009年达到13亿美元,并在2012年增加到250亿美元,其中以芯片实验室最具发展潜力,市场增长率最快。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