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物联网 > 应用 >

物联网年初政策“加码” 能否解救商业模式困境?

来源:CCTIME飞象网 作者:崔玉贤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3-02-26 14:57 
核心提示:据工信部预测,2015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将逾5千亿元,2020年将达到万亿元级,预计未来5年CAGR超过30%。物联网千亿元的市场规模吸引上游下游产业链蜂拥而至,奈何发展至今,仍未有明了的商业模式。

新亮点:鼓励民间资本

从2011年中央财政拨款物联网专项资金,物联网热迅速在全国铺展开来。2011年工信部与财政部成立了立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并在2011年4月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办法。2011年5亿首批物联网专项资金启动,600多家企业进行了申报工作,而最终近100家企业入围。

2012年度工信部联合财政部设立的物联网专项资金5亿元,入围的项目包括八项技术研发与五大智能领域共计149项。其中,1.5亿元被用于支持无锡物联网产业发展,余下的3.5亿元的专项资金则由此次入围的149家企业共享。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发改委也启动了2012年物联网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专项。据媒体爆料,专项基金投入规模达6亿。仅2012年一年,物联网产业获得的国家资金投入就达11亿元。

而新的一年,2013年据工信部科技司高新技术处处长倪小龙表示,2013年投入的专项资金支持预算还没有最终确定,但大体和2012年持平,约为5亿元。根据物联网专项资金的“十二五”规划将会累计发放50亿元。

而新年更利好的消息是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根据指导意见,国家不仅利用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等支持政策。此外,还享有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不过,指导意见的亮点更在于鼓励金融资本、风险投资及民间资本投向物联网应用和产业发展,以及海外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鼓励民间和国外融资说明政府政策的慢慢调整,政府越来越多的开始扮演引导的角色,开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而不是由政府买单。”中国物联网产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柏斯维表示。

政策上的倾向使得物联网产业一片躁动,而“智慧城市”的提出更是将物联网的发展推向了前所未有的热度。三大电信运营商也将物联网发展提升至战略层面,并制定了战略发展规划。中国电信设立了物联网应用和推广中心,并建立了中国电信物联网应用和推广中心网站;而中国移动在三大运营商中率先推进物联网专网建设,采用由基础网络平台、统一运营支撑平台和业务支撑平台等三大平台组成的统一的体系架构,为物联网规模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联通在集团成立了物联网办公室,各省都成立了由省公司副总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物联网工作小组,中国联通的物联网业务孵化平台也汇聚了业务管理、计费、定位、通信、终端网管、业务孵化测试和空中开卡等七大能力。

困境:是否有市场?

“鼓励民间资本是政策上的利好,但是,民间资本是否乐意进入物联网产业?”相关专家提出这样的疑问。

据工信部预测,2015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将逾5千亿元,2020年将达到万亿元级,预计未来5年CAGR超过30%。物联网千亿元的市场规模吸引上游下游产业链蜂拥而至,奈何发展至今,仍未有明了的商业模式。

“现在市场上做物联网产品的都在有谁买单?企业和个人很少,大部分都是政府买单。”对物联网产业研究已久的专家表示。

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到我国物联网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安防、电力、交通、物流、医疗、环保等领域已经得到应用,且应用模式正日趋成熟。“十二五”规划也提出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环保、智能安防、智能医疗以及智能家居九大重点领域实现示范工程,探索应用模式,累计经验进行复制推广。

“物联网所涉及到的芯片以及传感器开发研究应用不落实,要推动物联网的深度发展还需要时日。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物联网发展技术不是难题,重要的是是否存在盈利的商业模式。”微博网友表示。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