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物联网 > 应用 >

中企海外投资增速放缓 通信市场境遇堪忧

来源:新浪科技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09-12 12:24 
核心提示:当前全球经济正面临着难得的转型契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在不断加快,新的挑战也接踵而至:投资地政局动荡、政治审查、市场环境以及管理经营等多重风险在增加,中国企业“走出去”在练好“内功”的同时,也需要对出走方向进行适时调整。

当前全球经济正面临着难得的转型契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在不断加快,新的挑战也接踵而至:投资地政局动荡、政治审查、市场环境以及管理经营等多重风险在增加,中国企业“走出去”在练好“内功”的同时,也需要对出走方向进行适时调整。

国家商务部、统计局等三部门近日发布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1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为746.5亿美元,同比增长8.5%,列按全球国家(地区)排名的第六,年末境外企业资产总额近2万亿美元。这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首次向公众发布。

当前全球经济正面临着难得的转型契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在不断加快,新的挑战也接踵而至:投资地政局动荡、政治审查、市场环境以及管理经营等多重风险在增加,中国企业“走出去”在练好“内功”的同时,也需要对出走方向进行适时调整。

中企海外投资额创新高

根据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2011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尽管2011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刷新了历史记录,达746.5亿美元,但在投资增速方面,与2002年至2011年间年均增长44.6%的速度相比,增速有所回落,同比仅增长8.5%。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商务参赞石资明表示,投资增速回落主要由于基数变化。

整体看来,去年对外投资流量创新高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依然是在加快的。在政策层面,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企业“走出去”,出台了一系列企业“走出去”的政策措施,显现了政策效应;在市场层面,全球经济出现调整,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机遇大于挑战。

从企业层面看,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并购潮不断,IT通信业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典型。今年上半年,中企投资的主要目的地是欧洲和北美洲,交易金额最大的一笔收购是万达集团出资26亿美元并购美国AMC影院公司。而海尔集团以1亿美元收购三洋电机公司的家电业务也表明,远东地区将会出现更多跨国集团。在PC领域,从去年并购NEC以后,联想在日本PC市场的份额目前已经达到了25.4%,从一年前的第四位超越了富士通、东芝等日本本土品牌攀升至第一位。在智能手机领域,日本最大的电信运营商NTT DoCoMo近日宣布,今年十月份起将引进华为智能手机,这意味着中国制造的智能手机第一次进入日本市场。

中国企业“走出去”,在海外掀起并购潮起主要在于开拓国际化市场意识提高以后企业产生的积极动力,当然还有企业竞争力提高的需要。

中企海外境遇依然堪忧,通信市场成重灾区

尽管各种利好政策和市场都在驱动着中国企业“走出去”,然而国外市场的竞争不单单体现在商业上,更多的还掺杂了地域性的政治、制度、文化等色彩,中国企业海外的生存境遇依然堪忧。

从国内的统计数据看,上半年近1/4的中企出现亏损,其中央企海外投资亏损率高于平均水平。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和加速发展阶段,工业企业“走出去”仍处于初级阶段,中国企业“走出去”仍主要集中在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石油等能源资源行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当前全球经济短期内难以恢复危机前的强劲增长态势,经济低迷和需求不振给中国企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除了整体经济环境的影响外,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也给中国企业走出去制造了很多门槛。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中石油、中国五矿、中粮、华为等企业在海外并购中屡屡被拒,一些承包工程的公司在海外市场也面临着严重的亏损,特别是中东、北非政治动荡,更为我国企业在这些地区的投资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以中国电信设备商华为、中兴为例,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近日(8月21日)宣布,对来自中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生产的无线电子设备发起大规模的“337调查”,以确定这些企业是否侵犯美国企业的专利,来自中国大陆的华为、中兴以及台湾的宏达电、宏碁等知名企业都在调查之列。美国“337调查”的实质是一种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积极应诉,并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防御体系成为了中国企业应对海外知识产权困境的关键。

新兴产业成中企走出去新机遇

中国企业海外市场面临困境固然有来自国际市场种种非商业因素的影响,而中国企业自身产业发展的定位,结构的调整也是一大问题。

中国企业产品大部分仍停留在低端层面,通常处于产业链末端,风险抵抗能力较弱。因此,中国企业要在国际市场提升竞争力,转型势在必行。中国企业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高新技术领域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这些产业承担着振兴各国经济的重任,各自产业也处于大调整大变革阶段,这给了中企走出去进而实现做大做强的机会。

不过,这些行业因其特殊性也成为遭遇不公正待遇的主要领域,中企走出去需建立完备的应对机制,提升产业软实力等。

在企业层面上,首先,中国企业需要通过结构调整来实现品牌的转身,改变以往的低端形象;其次,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目前,中国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还相对薄弱,据统计,仍有约90%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中国企业要避免知识产权纠纷,首先要积极申请专利,构建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网。再次,转变经营理念。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发展国际化经营,必须要转变理念、转变方式、转变形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合作供应、承担社会责任。

在政府层面上,海外中国企业需要专门部门专门法律法规进行规范约束,即施行统一的标准。要引导企业不断地提高跨国经营水平,要从企业经营管理的源头出发,做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科学、理性、冷静地开展境外投资合作。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国际化模式,开展多元化的合作方式,建立完善企业内部风险控制制度。

此外,缺乏对国际经济形势和目的国的深入了解,没有形成完整的国家化经营意识等也使我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面临不小的市场风险和管理经营风险。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