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物联网 > 应用 >

浦东:站在高起点上升华“智慧城市”

来源:中国信息化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08-14 15:37 
核心提示:“智慧城市”,所改变的不仅仅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经济转型升级之路,它是中国现代化之路,探索这样一条崭新的发展路径既是对城市发展传统模式与思维的挑战,也是对各地“智慧”转型力量的深度考量。

当城市与“智慧”相融合,未来将会发生什么?目前,随着“智慧城市”建设在全球的兴起,一场技术与城市化齐头并进的模式将改变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当“十二五”时期“智慧城市”成为我国城市创新发展的一种新模式,所改变的也不仅仅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经济转型升级之路,它是中国现代化之路,探索这样一条崭新的发展路径既是对城市发展传统模式与思维的挑战,也是对各地“智慧”转型力量的深度考量。上海浦东再次站在一个全新的起点上。

政企联动推动转型

上海作为中国第一大城市和国内最大的城市经济体,2011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将“创建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作为重要组成部分,提出“建设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城市”,随着上海市委、市政府于9月份正式下发了《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1-2013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提出上海要充分把握智慧城市建设的内涵,从技术、产业层面提升到思想、战略层面,超越过去“数字城市”、“智能城市”等城市发展的技术层面。《计划》还提出,上海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软件建设中,要为长三角区域合作发展留有充分的接口。同时充分利用浦东新区的良好基础,重点聚焦,推动浦东新区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先行先试。

自2008年起浦东成为国内最早一个建设智慧城市的城区,到2011年在实践的基础上第一个提出《智慧城市指标体系1.0》对智慧城市的内涵和外延做了前瞻性探索,短短几年时间浦东智慧城市走在了前列。“智慧”离不开“感知”和“网络神经”。浦东新区目前与上海电信、上海移动、上海联通等电信运营商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在城市光网、无线城市、三网融合等方面,共推基础设施建设。

当前,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推进转型发展的重要路径选择,将在中国未来城市化进程以及城市发展转型中扮演重要角色。浦东新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张爱平副主任表示,智慧浦东建设已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浦东在形成健康坚实的智慧产业体系方面部署了三项重点任务,包括迅速扩大电子信息制造业既有优势、强力提升软件信息服务业产业能级、极大关注新兴交叉领域创新发展。经过几年的实践,浦东不仅在集成电路、下一代网络、光电子、软件产业、信息服务业、电子商务、云计算、物联网、汽车电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集聚了大批优秀企业,形成了一定发展实力,同时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民用航空、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化两化融合发展方面走出了特色之路。2012年上海市两化融合30个示范项目中,浦东项目就占10个,包括商用飞机、振华重工、西本新干线等重点项目。

目前,浦东“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而如何进一步正确地理解和践行智慧城市的理念和内涵,将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落到实处,为民众创造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为企业营造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为政府提供科学高效的管理手段,为全国智慧城市建设提供示范成为众所关注的问题。

全国智慧城市建设示范

浦东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推进中心副主任、浦东智慧城市研究院执行院长高玲玲表示,下一步,拟组建智慧浦东建设产业联盟、2-3个智慧城市研究院相关领域工程中心等,扩大合作规模;梳理智慧浦东建设的优秀案例,形成智慧政府、智慧民生、创新应用“三个10”示范工程;要充分发挥上海市浦东新区智慧城市建设专家委员会的作用,发动、鼓励企事业单位、优秀领军人才积极投身智慧浦东建设,掀起智慧浦东建设新高潮。

而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将成为浦东占领这一高地的绝好机会。为此浦东将通过示范应用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推动云计算走下云端,建设上海市云计算应用示范区,上海云海数据中心落户临港,“银联移动电子商务综合云”、“盛大云”等项目获批国家和市示范项目。物联网技术产业化实现新突破,获批上海市物联网产业化基地,亿通国际、迅图数码等一批骨干企业项目被确定为国家、市物联网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

专家表示,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当前推进转型发展的重要路径选择,将在中国未来城市化进程以及城市发展转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浦东智慧城市建设更应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浦东新区作为国内率先倡导并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先行者之一,在智慧城市规划、应用体系建设、产业应用联动、指标体系以及发展软环境建设等方面推出了许多具有全国示范引领效应的思路和做法,接下来在深入推进建设智慧浦东的同时,要注重发挥浦东在全国的示范和带动效应,打造智慧浦东(iPudong)品牌,推动全国智慧城市建设快速前进。国务院研究室综合经济司范必副司长认为,要注重打造iPudong品牌,不仅要为浦东服务,更要在全国发挥示范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副司长董宝青建议,要树立浦东品牌,推广在浦东已取得成效的智慧城市应用体系,加快国内智慧城市建设进程,目前浦东在很多领域已经取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尤其是战略框架、指标体系等未来都可以作为智慧浦东建设的品牌性产品向全国进行推广。

关于智慧浦东突破方向,智慧浦东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后续任务更为复杂重要。邬贺铨院士表示,浦东“3935”工程一定程度上还存在项目各自为政的症状,容易再次形成信息孤岛,建议浦东要进一步注重项目的相互关联和应用开发,同时聚焦企业和家庭,让企业和家庭更多的融入到城市管理中,要根据发展阶段制定不同的目标,并希望浦东智慧城市建设永远走在全国前列,能够真正的让家庭和企业感受到身处在智慧城市怀抱之中。范必副司长认为,浦东的智慧城市指标体系在内容和框架构建上都有创新,下一步应当更注应用,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更好地为政府和企业服务。国家发改委规划司袁喜禄副司长表示,浦东新区作为国内先行先试区,在智慧城市领域的探索研究对国家总体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示范意义,建议智慧浦东建设从政府应用的角度着手,体现出针对性和特殊性。董宝青副司长建议,智慧浦东要将产业和应用联动起来,在优化城市管理的同时,推动智慧型产业的转型发展,要重视评价体系建设。

此外,关于浦东智慧城市建设的国际化发展视野。专家认为,智慧浦东建设在立足浦东的同时,更应放眼世界,吸引和利用全球优势资源到智慧浦东建设中,努力成为国内智慧城市建设的先导区域。如范必副司长建议,浦东的智慧城市建设要有更大视野,要勇于吸纳全球范围好的思路和做法;袁喜禄副司长表示,智慧浦东建设在形成区域特色的同时,也要注重和国际的接轨,智慧城市指标体系也要在突出适用性的基础上,充分吸纳国际已有的评价体系。董宝青副司长认为,浦东将目光放在上海市、放在全国还不够,浦东应通过智慧城市的建设,进一步体现国际化发展的战略,打造更好的国际形象。

浦东新区经信委副主任张爱平表示,“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仅涉及到自身城市建设,且对于中国来讲,各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能够从国家层面出台“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为地方基层单位开展具体的“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政策性指导。

智慧城市是升华,而不是再造。“智慧城市”是一种新的理念,是以更加人性和智慧的角度思考城市未来该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故智慧城市建设绝非一朝一夕,将是一个长期演进的过程,它的发扬光大在未来,而不是现在。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基于“智慧”理念,充分创新并实践,为未来探索模式,积累经验。这也正是上海浦东带给全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意义所在。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