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民博士:物联网与移动通信网络演进
8月13日消息,8月11日消息,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中国通信学会光通信委员会、中国光学学会纤维光学与集成光学专业委员会等共同主办的“2012国际光纤通信论坛”于2012年8月11日-12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隆重召开,论坛以“宽带中国·迎接光纤通信发展第二春”为主题。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及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国家科技部、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国家电网、广电总局以及国内外通信行业资深专家出席会议并演讲,以促进我国光纤通信系统与世界同行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光进铜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通信产业报》(网)作为此次论坛官方合作媒体,将对会议进行全程直播。同时,《通信产业报》精心组织的近二十场“领袖访谈”也将在论坛期间通过官方网站与官方微博同步推送。
以下是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李安民博士演讲的全部内容:
我演讲的题目是物联网与移动通信网络演进,主要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国电信这几年在互联网层面的探索,在网络层面和理论提出的一些需求,以及以这张移动通信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如何应对传播发展的物联网的需求,主要是从这个角度讲讲。
主要介绍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物联网的视角,我们现在关注的不仅仅是网络,向上要关注应用,向下要关注感知层,也就是传感系列。这里非常重要的是以移动通信为代表的通信网络是否能够满足物联网应用的需要,应该遵循怎样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路径。
通过WIKI和ITU,无论怎么样物联网都是一个重要的要素。网络层时候物联网的架构。网络最终的是需求,而物联网从需求的角度来讲,一句话就是“一半海水一半火焰”,既不像想象的那么好,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坏,它是发展之初,一句话总结它的市场特征是瞬间变化。我们认为主要是从M2M其切入物联网M2M有非常明确的第一就是双方是机器且机器通过程序控制,通过远程网络自动完成整个通信过程的通信形式。物联网概念有很多争论,到底是Networking还是Network?确切的说我们也觉得下面这种观点可能更好,就是物联网利用现有网络和新增网络将应用层和感知层互联。是大数据的传送以及它跟应用层的一些联系,也不是人与人之间通信网络这样的概念。所以它会滋生出新的意义的网络层的概念,包括模式。现在物联网业务需求的模型和技术的互动,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看,仅仅从技术层面看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我们理解的M2M为主要代表的通信业务的需求,对移动通信网络存在着独特的需求。M2M通信可以采取多种技术手段,包括有线的,今天大会的题目是光纤,我们在做好物联网应用中其实光纤越来越占了主要的部分。包括视频监控,它对带宽要求非常大,这些都需要光纤网。现在重要的是移动通信网,因为互联网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分布非常广泛,在地广人稀和有些地方覆盖了的地方,移动互联网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移动通信网是是M2M通信的主要承载方式。从物联网应用来讲,跟人与人之间的通信非常不一样,人与人之间手机上玩乐为主,但是物联网是游民,是散的范围很广,但是在一个地方呆的时间很久。但是绝大多数,比如说石油的监测、数据产生,是分布很广,但是突出特征是游牧性的。所以游牧性的终端和游牧性的通信特征是物联网非常突出的特征。
M2M通信交互模式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段以数据采集为主的如各种指标采集应用、定位跟踪应用、环境监测应用等。第二个阶段是在数据采集的基础上远程控制需求和信息发布需求进一步得到满足,前向流量逐渐增加。第三个阶段是出现机器和机器之间直接通信的场景。前反向流量进一步得到均衡。这是根据不同的需要,其实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迈进的时候最关键的是传感的智能感知,应用层的智能分析。
目前来讲主要还是第一阶段是初步建设阶段。
同时,我们也归总了M2M五通信的主要特征:
1、程序自动化控制。M2M通信所特有的程序自动控制模式可以让终端在较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接入呼叫或者网络附着请求,容易加剧局部网络的通信处理负荷,甚至造成局部网络拥塞。第二个是低移动性,大量终端具备低移动性的特点。第三个是反向流量为主,第四个是大量小流量业务为主。
这样的一些特征和需求,显然对通信网人与人之间通信设计要求的通信网提出了很深入的变革。M2M通信对网络的需求—海量终端接入
第一个是海量终端接入W对表示、过载控制能力、网元处理能力等资源造成巨大的压力。表示就是需要更多的码号资源或者高效利用码号资源的解决方案。第二个就是过载控制能力,移动终端临时会聚合乎局部地区断电恢复等场景下,还可能出现局部热点的终端同时接入和终端同时附着导致的流量风暴,导致网络的拥塞。所以需要更好的过载控制方案。(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