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C力助移动支付变革
无论是登机、看电影或是兑换优惠券,一部手机全都搞定。日前召开的全球开发者大会无疑是为“果粉”带来了好消息,新一代的苹果iOS6系统携全新的应用Passbook亮相,为苹果用户提供了存放登机牌、会员卡和电影票等的专业工具。
Passbook的推出并不仅仅这么简单,这一业务的推出被业内解读为苹果正式进军电子支付领域的铺垫。日前,某科技评论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苹果已完全具备深度支持NFC(近距离无线通讯)的前提。诸多业内人士将苹果视为移动支付产业潜在的“游戏变革者”,称苹果拥有“颠覆支付系统的最大潜力”。
苹果的这次举措将NFC技术再次推到了热议的风口。事实上,除了苹果之外,诸多的手机厂商早已经涉足于NFC业务。
然而,想要实现NFC手机移动支付应用,仅仅靠几款内置NFC芯片的手机是远远不够的。国外相关领域专家指出,NFC支付是集移动、金融、零售、交通等各项技术于一体的复杂体系,NFC服务必须部署一个完全集成的、完整的、安全的客户服务通道。建立这样一套体系需要相关行业的配合甚至需要政府的参与,其中,金融体系作为支付的核心自然成为了成就手机支付的关键。
移动支付领域的庞大市场吸引着包括苹果在内的众多厂商,蓬勃发展中的移动支付业务独具魅力。据Gartner最新发布的研究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移动支付交易额将达到1715亿美元,增幅达到60%,且移动支付用户数从2011年的1.6亿增加到今年的2.122亿,增幅达32%。Gartner同时预计,到2016年,移动支付将形成一个价值高达6170亿美元的巨大市场,而那时的用户规模也将增至4.48亿。
对于中国移动支付而言,2012年也是发展的关键一年。业内人士指出,在3G网络日益完善,移动终端日益平民化,电子支付日益常规化的环境下,2012年的中国移动支付必将迎来爆发性的增长。
随着移动支付业务的快速发展,NFC技术受到了业内广泛的关注。
瞻博研究公司的最新预测报告显示,全球通过NFC手机支付的交易额将于2017年突破1800亿美元。报告称,随着NFC技术标准逐步规范并确立,NFC手机迅速普及,越来越多的用户将使用NFC技术进行店内支付以及交通票购买。
“NFC技术正在逐步改变公众的意识及消费习惯,我们预计从2012年起NFC市场将开始迅速的扩展。” 瞻博的研究人员如是说。
产业链上针对NFC的布局由来已久,而应用和服务供应商已经蠢蠢欲动。近日,中国移动和浦发银行(600000,股吧)联合发布四大战略产品,其中主打产品即为中国移动浦发联名卡及演进产品NFC手机,主推手机近场支付。
中国移动的动作不止于此。有媒体消息称,本月内中国移动将与中国银联达成合作,签署关于移动支付业务合作的框架协议。NFC技术能够在近距离与相关设备进行对接和数据交换。业内人士指出,两大巨头联手意味着移动支付标准率先从市场层面达到统一,这将使移动支付应用得到快速推广,进而带动整个移动支付产业链的发展。
有研究报告指出,移动支付的两种技术标准(2.4GHz与13.56MHz)之争有望尘埃落定,虽然国标尚未最终颁布,但13.56MHz标准正在市场中被不断强化。中国银联相关人士透露,以13.56MHz为基础的移动非接触支付国家标准正在审批中,有望年内出台。同时,人民银行也开展了相关的准备工作,有望在2012年提出我国移动支付金融标准体系框架。
移动支付标准的不确定性一直是产业链上各家企业大展身手的阻碍。“一旦标准确立,将促进整个移动支付市场空间的快速打开。”中国银联相关人士表示,进而给移动支付基础设备制造商和支付平台方案提供商带来发展机会。
手机支付无疑将为消费者带来极大的方便,由此这一技术的发展也得到了广泛的期许。事实上,公众的支持只是手机支付发展的基础。NFC的整个支付环节涉及了电信运营商、手机制造商、银行金融机构以及线下商户,每一环节都需要领域巨头的参与,这其中带来的利益协调问题就是重中之重。
中国银联相关人士对此表示,行业跨度大、产业链长是移动支付的特点,推动移动支付前行必须开放合作、互惠互利、实现资源共享,降低产业发展成本才能使移动支付进入快速良性轨道.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