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物联网 > 应用 >

政策扶持助我国物联网跻身产业链上游(2)

来源:中关村在线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05-07 09:22 
核心提示:在具体的应用方面,安防、移动支付、溯源等物联网应用率先破局。自去年四月份开始,中国银联公布移动近场支付使用13.56MHz标准,移动支付的最后一公里已经被打通。移动支付作为物联网的排头兵,在带给人们的生活带

在具体的应用方面,安防、移动支付、溯源等物联网应用率先破局。自去年四月份开始,中国银联公布移动近场支付使用13.56MHz标准,移动支付的最后一公里已经被打通。移动支付作为物联网的排头兵,在带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将引爆零售业,极大地推动国民经济发展。

中国物联网核心网络专属食品药品安全数据运管平台建设,近日在安徽亳州举行启动仪式,这意味着中国物联网核心网络体系建设全面启动。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中,物联网技术得到了大规模、多层次、全方位的应用。

只要用上物联网技术,对生猪养殖、出笼、屠宰、运输、销售的每个环节进行监测,记录下每道流程的真实数据,就能真实反映食品的状况,消费者可以根据食品追溯标签,随时随地用手机或电脑上网查询。

发展物联网不仅仅是提高具体产业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带动产业发展和产业升级。有了物联网,每个行业都可以通过信息化提高核心竞争力,这些智能化的应用就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我国物联网发展跻身产业链上游

物联网是一个多技术融合、多设备连接、多渠道传输、多项目应用、多领域交叉的一个大“网”,因此所有的接口、规格、通信协议等都需要有国家标准的指引。由我国提交的《信息技术支持智能传感器网络协同信息处理的服务和接口规范》近日获得国际传感器网络工作组(WG7)的认可,这项提案有望于今年年底成为正式国际标准。这意味着,我国物联网发展有望跻身产业链上游。

尽管我国物联网产业引发广泛的关注,取得了一些实验性的成果,但不容忽视的是,物联网产业目前正处于发展初期,仍有很多瓶颈有待突破。

首先,应用层面的需求尚不明确,这直接导致了市场规模无法有效拓展,最终导致产业发展原动力不足。物联网正从试验阶段迈入实践阶段,目前总体应用还处于低层次需求。应集中有限的资金,首先在易推广、易见效的领域实现突破。

其次,在技术标准的制定上还有待完善。物联网的应用发展涉及多技术、多平台、多设备、多渠道的衔接。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执行成本将远远超过产业发展带来的回报。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物联网的大规模推广应用。

再者,缺乏有效的商业模式。业内专家一致认为,物联网商业化面临的最大的瓶颈就是没有清晰的商业模式,进入物联网的企业找不到很好的赚钱方式。此外,我国物联网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安全保障力薄弱等都是制约物联网发展的关键。

完整的物联网产业链建设纵向很长牵扯到上下游,产业链的横向很宽牵扯到各行各业。长期来看,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还需政府的重视和企业的努力,要在物联网产业链的顶层核心技术,如芯片设计、传感器设计、嵌入式操作系统开发等方面加强开放能力。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